时光荏苒,在“山海轩”紧锣密鼓的筹备和“喷香小炒”成功升级的双线并行中,几个月的时间悄然流逝。这期间,不仅两个物理空间在发生蜕变,林小风身边的核心团队,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成长与重塑,逐渐从一个围绕着他个人的小团体,进化成了一个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能够支撑品牌未来发展的坚实核心。
曾经的李默,是林小风最狂热的拥护者和最得力的“喇叭”。他那间堆满电子设备的小办公室,曾是“山海”最早的舆论策源地。他擅长利用各种新媒体渠道为“山海”摇旗呐喊,思维活跃得像永不停歇的弹幕,行动力强,充满不计后果的干劲。但在“山海”一夜爆红、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名声和资本递来的、印着惊人数字的名片时,这个年轻人也曾有过短暂的迷失和冲动,险些被流量和热度冲昏头脑。
转折点发生在与长青资本的合作谈判中。那不再是单凭热情就能应对的场合,严谨的数据、清晰的逻辑、长远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新的语言。李默被迫走出舒适区,如同一块粗砺的矿石被投入高温熔炉。他跟着林小风参与“山海轩”从无到有的品牌定位与高端市场策略制定,独自处理日益复杂的媒体关系和五花八门的商务接洽。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淬炼,更是宝贵的锻造。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发几条爆款微博、做几场热闹直播这些战术层面的宣传。他开始在深夜啃读厚厚的品牌管理、市场营销专着,主动研究国内外成功餐饮品牌,从百年老店到新兴网红的发展路径与得失。他牵头,与专业设计团队反复磨合,制定了“山海”品牌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应用规范,小到名片字体,大到门店招牌,都有了统一的标准。他系统地梳理了品牌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讲述的故事线,并开始规划“山海”内容矩阵的长期运营蓝图,思考如何让品牌价值持续增值。
林小风看在眼里,在一个项目总结会后,正式宣布了对李默的任命——“山海”品牌总监。这个头衔意味着职责的巨变:他不再只是一个“宣传干事”,而是全面负责品牌形象维护、市场推广策略、媒体关系、以及未来潜在子品牌的市场孵化。如今的李默,言谈间少了几分毛躁,多了几分沉稳;目光不再局限于当下的热点,而是投向了更远的品牌未来。他能从容周旋于财经记者和商务伙伴之间,措辞得体,分寸得当,真正成为了林小风在对外沟通和品牌战略上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小刘:从勤恳学徒到技术主管
相较于李默在聚光灯下的蜕变,小刘的成长轨迹则更为内敛和扎实,全部体现在灶台的方寸之间和厨房的日常管理之中。这个当初有些腼腆、只知道埋头苦干、问三句答一句的年轻学徒,在林小风毫无保留的悉心指导和大胆的放手锻炼下,厨艺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他对火候的掌控已臻精妙,一锅普通的小炒肉,也能在他手中演化出层次分明的镬气与嫩度。刀工在成千上万次的重复练习后,变得如机械般稳定精准。尤其是对面点和小炒这类基本功菜式,他不再仅仅是模仿,而是逐渐咀嚼、消化,融入了自己对食材的理解,形成了质朴而扎实的个人风格。更大的挑战来自管理。林小风将升级后的“喷香小炒”的日常运营管理重任交给他,逼得这个习惯与食材打交道的年轻人,必须开始学习成本控制、排班调度、处理服务员与厨师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应对挑剔食客或食材供应中断等各种突发状况。
遇到真正棘手的难题,他依然会习惯性地、带着些许不安第一时间向林小风求助,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这巨大的压力下飞速提升。他将林小风传授的精致技艺与“喷香小炒”老店特有的市井烟火气相结合,在完美复刻经典菜品品质的同时,甚至基于对老街坊口味的深刻理解,私下研发了几款新式小炒和点心,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
如今的小刘,已是“喷香小炒”实际上的技术主管和运营负责人,后厨的伙计们信服他的技艺,前厅的服务员认可他的公正。他性格中天生的踏实、专注和对食材近乎虔诚的敬畏,完美地承接并守护住了这家老店的精神内核。林国栋和王叔对他信任有加,乐得将后厨和前厅的日常管理大部分移交给他,自己则更多地退居二线,享受与老客聊天交流的乐趣和半退休的悠闲。小刘,这个沉默的基石,已然成为“山海”体系内技术传承和品质稳定输出的最可靠保障。
林国栋与王叔:从劳心劳力到安心守护
对于林国栋和王叔这两位老人而言,这几个月的变化堪称翻天覆地,充满了最初的不适应和渐生的欣慰。他们从过去几十年事事亲力亲为、从采购到洗刷忙得脚不沾地的小店经营者,逐渐转变为了“山海”品牌精神的守护者和温暖见证者。
“喷香小炒”的升级改造,引入了专业的店长、领班和服务团队,流程化了运营,大大减轻了他们的体力负担。儿子林小风展现出的惊人能力与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他们亲眼所见小刘这个徒弟的快速、可靠成长,像两颗定心丸,让他们彻底放下了心中对生计和未来最后的一丝担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味界传说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味界传说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