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数据深渊中的微光
饺子宴的温情余韵如同给紧绷的神经涂抹了一层舒缓的药膏,但药效过后,现实的冰冷与严峻依旧矗立在眼前。MH团队没有沉溺于短暂的放松,而是带着一种经过沉淀后更加坚定的决心,重新投入到迷雾般的线索中。
隋景明留下的三个关键词——“守夜人”、“归档处”、“钥匙”,如同黑暗中三个模糊的路标,指向未知而危险的方向。经过讨论,团队决定将首要目标锁定在“归档处”上。相比于虚无缥缈的“守夜人”和含义不明的“钥匙”,“归档处”作为一个物理地点(即使是废弃的),似乎更具有可探索性。找到它,或许就能获得关于“摇篮”项目最核心的记录,甚至是父母下落的直接证据。
“‘归档处’……‘彼岸’用于存放绝密核心数据的物理地点,废弃的深层地下设施……”一琢反复咀嚼着这些描述,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本市及周边区域的卫星地图、老旧城市规划图、工业遗址记录,甚至是一些地质勘探报告。
“深层地下……意味着可能不是普通的地下室,而是冷战时期修建的人防工程、废弃的地下矿井,或者某个特殊时期建造的、具有隐蔽和防护功能的研究所附属设施。”一琢一边筛选信息,一边分析。
罗勇颢则负责从故纸堆中寻找蛛丝马迹。他重新梳理从“尘封回响”档案室带回的资料,寻找任何可能与“归档处”位置相关的间接线索——比如物资调运记录中的异常目的地、能源消耗数据的特殊峰值、或是某份文件上不起眼的设施编号或代号。
小刀则结合所有信息,尝试进行逻辑推演和空间定位。她的大脑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处理器,将地图坐标、历史记录、设施特征与隋景明的描述进行交叉比对,试图在庞大的城市肌理下,定位那个可能存在的“幽灵档案库”。
工作繁重且枯燥,进展缓慢。一连几天,他们排查了十几个可疑地点,但都被一一排除——有的是规模不符,有的是结构不对,有的则是早已被改建得面目全非。
挫败感再次悄然滋生。面对“彼岸”这种层次的对手,他们就像试图用牙签挖掘冰山,力量对比悬殊得令人绝望。
转机出现在一个深夜。罗勇颢在翻阅一堆早已数字化的、关于本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础设施建设的老旧微缩胶片记录时,一个模糊的备注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条关于某个代号“蜂巢”的市级备用通信枢纽的维护记录,记录显示该枢纽在九十年代初因“技术升级”而停止使用并封存。备注里有一行小字:“封存等级:深蓝。后续移交单位:不详。”
“深蓝”这个保密等级代号,在当时的体系中属于极高层级。而“移交单位不详”更是透着蹊跷。罗勇颢立刻将这个发现告诉了一琢和小刀。
一琢迅速搜索“蜂巢”的相关信息。公开资料极少,只提到它位于城市西北部的山区边缘,具体坐标模糊。但在一个极其冷门的城市探险论坛的古老帖子里,一琢找到了一段语焉不详的描述。发帖人称多年前曾误入过一个废弃的“像迷宫一样的地下通道”,里面布满了老旧的、碗口粗的通信电缆和锈蚀的机柜,空气中有浓重的霉味和臭氧味,他提到在通道深处看到过一扇极其厚重的、带有奇特齿轮结构的金属大门,门上似乎有模糊的图案,但没敢靠近就慌忙逃出了。
“像迷宫一样的地下通道”、“老式通信电缆”、“厚重的齿轮大门”……这些特征与“深层地下设施”、“废弃通信枢纽”的描述高度吻合!那个奇特的大门,会不会就是“归档处”的入口?
“位置呢?有更精确的坐标吗?”小刀追问。
一琢摇了摇头:“那个帖子很老,发帖人只说了大概区域,没有精确坐标。而且,他说后来再去找,就找不到入口了,好像‘被山体藏起来了一样’。”
线索似乎又断了。但小刀没有放弃。她让一琢想尽一切办法,尝试从那个老旧论坛的数据库底层,或者通过追踪发帖人可能留下的其他数字痕迹,来寻找更多信息。同时,她也让熊泰开始准备必要的探险装备——强光手电、防毒面具、绳索、撬棍,以及……必要的防身工具。她知道,如果“蜂巢”真的是“归档处”,那么其入口必然极其隐蔽,内部也可能充满未知的危险。
就在一琢试图挖掘更多关于“蜂巢”信息的同时,小刀将注意力放回了程野医生身上。隋景明警告不要完全信任程野,但也承认他的药或许能帮自己活下去。这种矛盾的评价,让程野的身份更加迷雾重重。
下一次诊疗时,小刀看似无意地提起了最近睡眠不好,总是梦到一些奇怪的、关于地下迷宫和巨大齿轮的梦境。她仔细观察着程野的反应。
程野记录笔记的手微微停顿了一下,镜片后的目光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锐利,但很快恢复了平时的温和专业:“梦境是潜意识的投射。地下迷宫可能象征着你感到被困住或是在探索某些深藏内心的秘密。至于齿轮……或许代表某种你认为冰冷且无法抗拒的机制或命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弟闪开,让姐来》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3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3言情!
喜欢老弟闪开,让姐来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老弟闪开,让姐来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