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内的气氛凝重如铁。陈三七、王处长和赵宇三人对着屏幕上的名单沉默不语,那三个未被挖出的名字如同毒蛇般盘踞在心头。
“张磊,后勤主管;李薇,数据分析员;陈建国,安保副队长。”王处长念出这三个名字,每个字都沉重无比,“都是在我们系统中潜伏超过五年的老员工,平时表现无可挑剔。”
赵宇一拳砸在桌上:“五年!这些人就像毒蛇一样盘踞在我们中间!必须立即抓捕!”
“证据呢?”陈三七冷静地问,“我们只有那份名单,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如果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王处长点头附和:“陈教授说得对。这些是专业间谍,既然能潜伏这么久,肯定做好了充分的反侦察准备。没有确凿证据,我们连审查他们的理由都没有。”
更令人担忧的是,自从张博士和刘教授落网后,剩下的三个间谍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所有的监控和监听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他们照常上班,认真工作,与同事谈笑风生,完全看不出任何破绽。
“他们在等待。”陈三七分析道,“等待我们放松警惕,或者等待下一个出手的时机。”
困境摆在面前:继续实验,意味着可能再次遭到内部破坏;停止实验,则正中对方下怀。
王处长提出第一个方案:“我们可以建立完全隔离的新实验室,只让绝对可靠的人员参与。现有人员全部经过严格审查后才能加入。”
赵宇立即反对:“审查需要时间,而且谁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可靠。张博士不也是经过层层审查的吗?”
“那就缩小范围。”王处长坚持,“只让最核心的几个人参与,所有工作亲力亲为。”
陈三七摇头:“熵减场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团队协作。单靠几个人,进度会大大延缓。”
赵宇提出第二个方案:“将计就计,故意泄露虚假信息,引他们再次出手。”
“太冒险了。”王处长立即否定,“上次能成功是因为对方低估了我们。现在他们知道有陷阱,不会轻易上钩。万一失手,后果不堪设想。”
陈三七沉思良久,提出第三个方案:“改变研究方向,暂时转向理论模拟和数据分析,暂停所有实体实验。”
这个方案看似稳妥,但同样问题重重。没有实体实验验证,理论研究就像无根之木;而且长时间没有进展,研究团队士气会受到影响。
三个方案各有利弊,难以抉择。
更复杂的是,国安部高层对研究的态度也开始出现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暂停研究,优先肃清内部威胁;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加速研究,尽快取得成果以免夜长梦多。
“总部昨天来了指示。”王处长无奈地拿出一份文件,“要求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稳妥推进’研究。典型的官僚说辞,什么都说了,什么都没说。”
赵宇冷笑:“就是说,成功了是他们领导有方,出事了是我们执行不力?”
压力不仅来自上级,也来自研究团队内部。由于大部分人员不知道内情,对近期严格的安全措施和停滞的研究进度感到困惑和不满。
“已经有研究员提出质疑了。”陈三七叹息,“他们认为安全措施过度影响了研究效率。我们又不能告诉他们实情...”
就在三人陷入僵局时,一个意外的转机出现了。
技术团队在分析张博士和刘教授的通讯记录时,发现了一个加密的信息片段。经过破解,内容令人震惊:对方似乎对某个即将发生的“天文事件”特别关注。
“天文事件?”陈三七立即调阅相关数据,“下个月有一次罕见的七星连珠现象,难道...”
他立即带领团队分析天文事件与熵减场之间的关联。结果令人震惊:根据模型预测,七星连珠期间,地球的能量场将出现异常波动,熵减场的效果可能提升数倍!
“这是一个机会!”陈三七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窗口期进行关键实验,一次性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王处长立即泼冷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对方肯定也知道这个时机,一定会趁机行动!”
确实,如果对方一直在关注天文事件,那么七星连珠期间必定会全力出击。届时,三个潜伏的间谍里应外合,后果不堪设想。
抉择变得更加艰难:是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冒险一搏,还是为避免风险而错失良机?
团队内部产生了严重分歧。
以赵宇为代表的一方主张冒险:“科学研究本来就是冒险!这么好的机会,几十年都不一定有一次!我们可以加强安保,设下陷阱,说不定能趁机把剩下三个一网打尽!”
以王处长为代表的一方主张谨慎:“万一失手,不仅研究成果会被毁,人员安全也面临威胁!我们不能拿所有人的生命冒险!”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陈三七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甲辰道启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甲辰道启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