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那句冰冷的命令——“你,跟朕一起来。”——如同寒冬腊月里兜头浇下的一盆冰水,瞬间将云澈冻僵在原地。
跟朕一起来。
不是询问,不是商议,而是不容置疑的命令。在她刚刚经历了关于巫蛊、关于舅舅林慕白的尖锐试探之后,在太皇太后突然晕倒的这个要命关头。
这绝非简单的随行探视。这是审视,是考验,甚至可能是…审判。
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云澈的心脏,让她几乎无法呼吸。但她没有选择。在康熙那双骤然变得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注视下,任何迟疑和抗拒都只会加重嫌疑。
“嗻…”她艰难地应了一声,用尽全身力气从冰冷的地面上撑起发软的双腿。身体的虚弱和精神的极度紧张让她眼前阵阵发黑,险些再次栽倒。挽翠慌忙上前搀扶住她。
康熙已不再看她,转身大步流星地朝慈宁宫正殿方向疾步而去,明黄色的袍角在急促的步伐下翻飞。顾问行及一众侍卫太监紧随其后,神色皆是一片惶然。
云澈在挽翠的搀扶下,踉跄着跟上。秋日的风吹在脸上,带着刺骨的寒意。她的大脑一片混乱,无数可怕的念头疯狂涌现:太皇太后为何突然晕倒?是旧疾复发?是忧思过度?还是…与那刚刚被压下的巫蛊人偶有关?是有人狗急跳墙下的毒手?康熙此刻带她前去,究竟意欲何为?是要借她之手探查病情?还是要在太皇太后榻前,对她进行更严厉的质询?
慈宁宫正殿外已乱作一团。宫女太监们面色仓皇,步履匆匆,却又不敢发出太大动静。几位闻讯赶来的太妃和低位妃嫔被拦在殿外,焦急地窃窃私语。殿内隐约传来压抑的哭泣和太医们急促低沉的商议声。
康熙的到来让所有人瞬间噤声,慌忙跪地请安。康熙看也未看他们,径直闯入殿内。云澈被挽翠搀扶着,硬着头皮跟了进去,立刻感到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惊疑、探究、甚至带着一丝隐晦的敌意。
殿内气氛更加凝重。皇后赫舍里氏、贵妃钮祜禄氏等几位高位妃嫔已守在凤榻前,个个眼圈泛红,面色惨白。数位太医围在榻边,正在低声激烈地讨论着什么,孙院判和李太医赫然在列,额头上全是冷汗。
太皇太后孝庄静静地躺在层层锦被之中,双目紧闭,面色灰败,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膛起伏,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生机。
康熙的脚步在榻前猛地顿住,看着祖母如此模样,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那双总是带着几分疏离和探究的眼眸中,第一次清晰地流露出震惊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
“究竟怎么回事?!”他的声音压抑着巨大的怒火和焦虑,目光如刀般扫向跪了一地的太医。
孙院判浑身一颤,匍匐上前,声音发飘:“回…回皇上!太皇太后乃是急火攻心,痰迷心窍,引发中风之兆!病势…病势极为凶险啊!”
“急火攻心?”康熙眉头紧锁,“好端端的,为何会急火攻心?!今日可有何事惊扰了太皇太后?!”
殿内瞬间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闪烁起来,无人敢答。还能有何事?自然是那被强行压下的、足以震动朝野的景阳宫巫蛊案!太皇太后定是为此忧思过度,又或是…得知了更多可怕的隐情?
康熙显然也立刻想到了这一点,他的脸色更加阴沉,目光再次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刚刚进殿、脸色苍白如纸的云澈身上。
“云澈。”他忽然开口,声音冷硬,“你通晓药理,上前来看看。”
一瞬间,所有目光——皇后、贵妃、太医、以及满殿的宫女太监——全都集中到了云澈身上!有惊愕,有怀疑,有难以置信,更有深深的忌惮和排斥!
让她一个刚刚“病愈”、身份敏感、且正被皇帝怀疑的贵人,去为太皇太后诊视?!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皇上此举,究竟是何用意?!
云澈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她感到挽翠搀扶她的手在剧烈发抖。这是将她架在火上烤!看对了,未必有功;看错了,或有任何差池,便是万劫不复!更何况,她根本不确定自己是否真有把握应对如此凶险的急症!
但她无法拒绝。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云澈艰难地挪动脚步,走到凤榻前。浓重的药味和老人身上衰败的气息扑面而来。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摒除所有杂念,仔细观察太皇太后的面色、呼吸,又小心翼翼地抬起老人枯瘦的手腕,试图感知那微弱几近于无的脉象。
她的指尖冰凉,微微颤抖。脉象沉微欲绝,时而又紊乱躁急,确如孙院判所言,是中风闭证之危象,且伴有极重的心脉损伤。但…在这片混乱的脉象之下,云澈凭借着她现代医学的知识和穿越后对中药更深的体会,隐隐察觉到一丝极其细微的、不和谐的弦紧之象,似是某种外邪刺激所致…
难道…真的不仅仅是气急攻心?
这个念头让她头皮发麻,但她不敢妄下断言。她收回手,垂首恭敬道:“回皇上,奴才才疏学浅,观太皇太后脉象,确与孙院判所言相符,乃中风危候。当务之急,需先用通关开窍、豁痰醒神之急救之法,如针灸人中、十宣放血,灌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稳住病情再图后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药医大清:贵妃她只想寿终正寝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药医大清:贵妃她只想寿终正寝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