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枚光滑冰冷的黑色鹅卵石,静静地躺在云澈的掌心,如同一个来自深渊的、沉默的瞳仁,倒映着她眼中翻腾的惊疑与不解。
“影”。
一个刻在石底、细如蚊蚋的字。一个简单到极致,却又复杂到令人心悸的字。
这是什么意思?是代号?是人名?是地点?还是…某种行动的暗语?
佟家千辛万苦,通过如此隐秘的方式传递进来的,就是这么一个模糊不清的信号?这枚石头,这个字,到底指向什么?
云澈的眉头紧紧蹙起,大脑飞速运转,将近期所有纷乱的信息碎片试图与这个“影”字联系起来。
孙之鼎暴毙…西域香料商人…异香…钦天监的星象之说…宫中祈福道场…还有母亲信中提及的“宫中或将有变”…
“影”…影子?隐藏在光鲜表象之下的黑暗?孙之鼎背后的势力?那个神秘的“主人”?
还是…影卫?传说中直属皇帝、负责侦缉秘事的粘杆处(尚虞备用处)的别称?母亲是在暗示康熙已经动用了秘密力量在调查?还是佟家发现了粘杆处内部有问题?
无数种可能性如同乱麻般交织,让她难以理清头绪。但她可以肯定,佟家绝不会无的放矢。这个“影”字,必然与当前的危局息息相关,甚至可能是破局的关键!
她必须弄清楚这个字的含义!
然而,身陷囹圄,信息隔绝,她该如何探查?唯一的希望,似乎又落在了那场即将举行的、看似枯燥的宫廷祈福之上。人多眼杂,或许能有意外发现。
接下来的两日,云澈按捺住心中的焦灼,依旧每日在承乾宫侧殿“静养”,暗中却以远超平时的敏锐,观察着宫中细微的变化。
她发现,守卫似乎更加森严了,尤其是夜间,偶尔能听到极其轻微却整齐的脚步声在宫墙外规律地掠过,那绝非普通侍卫的巡逻节奏。
送来的饮食和汤药查验得更加仔细,甚至每次都由不同的太监经手,仿佛在避免任何人形成固定的接触渠道。
苏麻喇姑又来了一次,言语间再次提及祈福之事,叮嘱她务必“诚心静意”,仿佛那不仅仅是场仪式,更是一场…考验?
种种迹象表明,母亲所说的“宫中或将有变”并非虚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正无声地弥漫在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之间。
终于,到了祈福大典的日子。
天色未明,云澈便被宫女唤醒,沐浴更衣,换上素雅的宫装,长发简单地绾起,未戴任何首饰,只在袖中悄悄藏好了那枚冰冷的鹅卵石。
在两名嬷嬷和数名太监的“护送”下,她再次走出承乾宫,向着庄严肃穆的奉先殿行去。
清晨的空气寒冷而清新,却压不住那弥漫在宫道上的、令人窒息的肃穆气氛。各宫妃嫔、有头有脸的宫女太监们,皆按品级排序,沉默地向奉先殿汇聚,无人交谈,甚至连眼神都避免接触,仿佛生怕触怒了某种无形的存在。
奉先殿前广场上,香案高设,经幡飘扬。巨大的铜鼎中焚烧着檀香,烟雾缭绕,氤氲出一种虚幻而压抑的宗教氛围。喇嘛、道士、宫中嬷嬷各自按仪轨站定,低沉的诵经声如同潮水般起伏,敲打着每个人的耳膜。
云澈被引到低位妃嫔的队伍中,垂首肃立。她能感受到无数或明或暗的目光从身上扫过,有好奇,有探究,有忌惮,更有…冰冷的审视。
康熙并未亲临,主持大典的是脸色凝重的裕亲王福全和几位宗室王爷。皇后赫舍里氏率领众妃嫔站在最前方,神情庄重,却难掩一丝疲惫和忧虑。
冗长的仪式开始了。叩拜、上香、诵经…一套套流程繁琐而枯燥。寒风刮过广场,吹得经幡猎猎作响,也吹得人衣衫冰冷,四肢僵硬。
云澈强忍着身体的虚弱和不适,努力维持着仪态,眼角的余光却如同最灵敏的雷达,飞速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她注意到,在诵经的喇嘛队伍中,有几个人的眼神异常锐利,不断扫视着人群,他们的指关节粗大,步伐沉稳,绝不像是纯粹的修行之人。
她注意到,在负责维持秩序的侍卫中,混着几个面生的小太监,他们动作麻利,眼神却总在不经意间瞥向几位特定的妃嫔,包括…贵妃钮祜禄氏所在的方向。
她注意到,皇后赫舍里氏在一次转身时,宽大的袖袍下,手指似乎极其快速地做了一个奇怪的手势,而她身后一位心腹嬷嬷的眼神微微一动。
暗流涌动!这庄严肃穆的祈福大典之下,果然隐藏着无数双眼睛,无数个心思!
那个“影”…会在哪里?
时间缓慢流逝,仪式进行过半。长时间的站立和寒冷让不少低位妃嫔开始摇摇欲坠。云澈也感到阵阵眩晕,额角渗出虚汗。她悄悄握紧了袖中的鹅卵石,那冰冷的触感让她保持着一丝清醒。
就在一次集体转向,面向大殿叩拜的间隙——
云澈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广场边缘一棵光秃秃的古柏树下。那里,站着一个穿着普通侍卫服饰、身形高瘦、面容模糊的男人。他仿佛只是众多警戒侍卫中的一员,毫不起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药医大清:贵妃她只想寿终正寝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药医大清:贵妃她只想寿终正寝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