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科学院研究所的日子,对林砚而言,是一段沉浸于探索与发现的宝贵时光。
远离了外界的喧嚣与纷争,他得以全身心投入到对上古文明奥秘的追寻中,在墨渊大师的指导和研究所提供的丰富资源支持下,他的研究进展迅速。
他不再仅仅将文气视为一种战斗或修炼的力量,而是更多地将其作为一种“钥匙”和“共鸣器”,去尝试解读那些尘封了无数岁月的秘密。
在一间布满精密仪器、中央悬浮着几块巨大残破石碑的实验室里,林砚闭目凝神,将一缕温和而精纯的文气,缓缓注入其中一块布满了扭曲如龙蛇、又似星辰轨迹的古老符文的石碑。
这块石碑被研究所命名为“星轨碑”,出土于一处极度危险的极地遗迹,其材质非金非石,坚硬无比,上面的符文用尽了各种现代科技手段都无法解读分毫,被认为是“黄金纪元”某种高等知识的载体。
当林砚的文气接触到石碑表面时,异变发生了!
那些沉寂了不知多少年的符文,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开始散发出极其微弱的、仿佛来自遥远星空的荧光!
更令人震惊的是,林砚的脑海中,【文明图鉴】边缘那片映照真实星空的区域,也随之剧烈波动起来,与石碑上的符文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一段断断续续、模糊不清的信息碎片,如同潮水般涌入林砚的意识:
“……观测……星穹异动……法则……偏移……警示……文明火种……”
信息残缺不全,充满了焦急、警示和一种面对浩瀚宇宙的无力感,同时,一股苍凉、古老、悲壮的气息弥漫开来,仿佛见证了某个辉煌文明在巨大灾难面前的挣扎与抉择。
林砚猛地睁开眼睛,额角渗出细汗,虽然信息有限,但其中蕴含的“星穹异动”、“法则偏移”、“文明火种”等关键词,让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似乎印证了墨渊大师的猜测——灵潮复苏并非自然现象,其背后可能涉及宇宙层面的剧变,而上古文明很可能预见到了这场灾难,并采取了某种措施。
“怎么样?”一直守在一旁的墨渊大师急切地问道,眼中充满了期待。
林砚深吸一口气,将自己感知到的信息碎片和感受详细告知。
墨渊大师听罢,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果然!果然如此!‘星穹异动’、‘法则偏移’……这与我们基于其他遗迹线索的推测高度吻合!灵潮,很可能是一场波及整个世界的‘规则重塑’事件!而‘文明火种’……难道是指某种传承保存计划?林小友,你的文气,果然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
这次成功的感应,极大地鼓舞了研究所的士气。墨渊大师立刻组织核心团队,围绕林砚的发现进行深入分析和验证,林砚也成为了研究所的焦点人物,他的独特能力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砚又尝试了对几件不同性质的古物进行感应。
有一柄锈迹斑斑、却蕴含着一丝不屈战意的断剑,文气接触下,林砚仿佛听到了远古战场的嘶鸣和一位战士守护家园的誓言;有一卷以特殊丝帛制成的、看似空白的古卷,在文气浸润下,显现出模糊的经络运行图和关于“心性与天地共鸣”的只言片语,似乎是一种古老的精神修炼法门;甚至有一块来自深海、温润如玉的骨骼碎片,文气感应下,传递出对生命进化、万物和谐的模糊感悟……
每一次感应,都像是一次与远古先贤的对话,都让林砚对那个失落的文明多一分了解,也让他自身的文气在那种古老沧桑的意境洗礼下,变得更加厚重、深邃和包容。他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修炼一种力量,更是在继承一种文明的精神遗产。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林砚潜心研究,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时候,一场针对他的风暴,正在帝都悄然酝酿,并迅速发酵。
风暴的源头,正是对林砚恨之入骨的北辰大学及其背后的势力。峰会上的惨败,让他们颜面尽失,对林砚的忌惮和怨恨达到了顶点。他们无法容忍一个“异端”如此风光,更害怕“文道复兴”的理念动摇他们赖以生存的武力至上根基。
利用林砚深入研究所、暂时消失在公众视野的时机,他们发动了精心策划的舆论攻势。
首先,一些与北辰关系密切的媒体和小报,开始连篇累牍地刊登“揭秘”文章,用极其煽动和误导性的笔调,质疑林砚的出身和传承:
“江城文道奇才?还是域外阴谋的棋子?”——文章捕风捉影地暗示林砚的突然崛起不合常理,其“文气”修炼法闻所未闻,可能与某些敌对的“域外势力”的传承有关,其目的是瓦解帝国的尚武精神。
“学术新星还是欺世盗名?论林砚理论中的致命漏洞!”——由北辰大学几位资深教授署名,从学术角度对林砚的“文武合一”等理论进行断章取义的批判,指责其理论空泛,脱离实际,根本无法解决帝国面临的现实安全问题,是典型的“空谈误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高武世界当文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在高武世界当文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