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时间,梁和的独立办公室内。
他习惯性地点开公司内部邮箱,准备处理几封未读邮件就午休。
一封新邮件跳了出来。
发件人:凌夜。
邮件标题:‘平凡美学’公益曲小样-凌夜。
凌夜?他微愣。
这才一天不到,小样就出来了?
效率倒是挺高。
不过…他没抱太大期望。
那年轻人看着有点想法,可公益项目主题模糊,这差事对新人来说难如登天。
多半是急于表现,随便弄了个半成品吧。
他戴上耳机,点击播放。
简单的钢琴前奏流淌出来。
接着,合成人声响起。
“我是这路上,没名字的人
我没有新闻,没有人评论…”
梁和身体猛地前倾,握着鼠标的手指收紧,表情无比专注。
这旋律…厚重,温暖,不华丽,却像磁铁一样吸住他的耳朵。
这歌词…质朴,直白,没有堆砌,像一把钝刀,缓慢切开生活的表象,直抵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合成人声继续,没有高亢,没有炫技,却透着一股莫名的沧桑和力量。
“当家乡入冬的时候,列车到站以后
小时候的风在吹过,回忆起单纯的快乐
在熟悉的街头,有人会用所有的温柔
喊出你的,名字
离家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
敬你的沉默,和每一声怒吼
敬你弯着腰,上山往高处走
头顶苍穹,努力地生活…”
梁和屏住呼吸,耳机里的每个音符,每个字眼,都清晰地敲打在他的心上。
他“看”到了。
看到了无数个在城市角落奔波忙碌的影子,看到了那些在平凡岗位日复一日,却依然咬牙生活的普通人。
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渺小,他们的坚韧,那些不为人知的微光。
“平凡美学”?
这首歌,简直就是为这个主题而生。
不,它甚至超出了主题本身。
“无名的人啊,车来啦
太多牵挂就 别回头啊
无名的人啊,车开了
往前吧,带着你的梦。”
一曲听完,梁和摘下耳机,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这个叫凌夜的新人…
他到底是什么来头?
一个大四学生,一个面试时嗓子还有问题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写出这种歌?
这首歌的立意、旋律、结构,甚至小样里简单的编曲框架,都透着一种远超年龄的成熟和深刻。
梁和在星辉十几年,带过的新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天才也见过。
但像凌夜这样,一出手就是如此“重磅炸弹”的,前所未有。
他再次戴上耳机,又听了两遍。
越听,震撼越强烈。
越听,一个念头越发清晰。
这首歌,绝不能就这么埋没在一个零预算、零推广、无人问津的公益项目里。
太浪费了!
可是…这是凌夜自己的选择。
而且,这首歌完美契合“平凡美学”的主题。
如果强行拿去做别的用途,似乎违背了创作初衷,也辜负了凌夜的信任。
梁和眉头紧锁,陷入两难。
他看向电脑屏幕上的项目文件,又看看小样文件。
不行!
这首歌的价值,远不止一个公益项目那么简单。
它值得被更多人听到。
梁和重新看向电脑屏幕,眼神中的犹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坚定。
他已经很久没有因为一首歌而如此激动了。
梁和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凌夜工位的号码。
“滴…滴…”
凌夜在自己工位整理东西,听到电话响,看了一眼屏幕。
“喂,梁组长。”
“小凌啊,”梁和声音急促。
“你现在方便来我办公室吗?”
凌夜听出了梁和语气里的不同寻常,他应道:“方便,我这就过去。”
旁边工位的陈志朋耳朵竖起,眼角余光一直盯着凌夜。
看到凌夜走向梁和办公室,他立刻凑了过来,压低声音。
“哎,小凌,梁组长找你?是不是你那个小样…出问题了?”
陈志朋脸上带着几分担忧。
“我就说吧,公益项目没那么好搞,别灰心,新人嘛,交学费很正常。”他摆出过来人的架势。
凌夜脚步未停,只是冲他笑了笑。
这小子,被批了还能笑得出来?
其他几个零星在工位的同事也抬起头,目光追随着凌夜的背影。
新人一来就接烫手山芋,现在又被组长单独叫办公室,这是要被“关爱”了?
凌夜来到梁和办公室门口,抬手敲门。
“请进。”
凌夜推门而入。
梁和坐在办公桌后,双手交握,他灼灼地看着凌夜。
那种眼神,让凌夜想起前世听众听到他民谣时眼中闪烁的光。
“小凌,你那个‘平凡美学’的小样,我听了。”
他顿了一下:“非常…好。”
“说实话,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