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修真界朋友抬爱,人云亦云,不足为信”林乾安心想,此人也是一个逢场作戏的高手啊,这么夸张,还有,是谁在背后替我张旗帜锣鼓?想低调都不行吗?
“林道友博学多识,道法莫测,在下有一惑,想请教林道友替在下解惑”陶坤子拱手向林乾安作揖一拜。
林乾安赶忙回礼,‘原来赶在这等着我呢,这是遇到道门才俊之间道法交流的还是试探?’偷偷瞥了一眼邿空大师,随即开口:
“在下道法缘浅,只是勤勉有加,谈不上道法莫测,但尚闻太真教以儒、释、道三家大成,道伏诛邪,在下仅仅一些浅见,愿与陶坤子灵君道兄交流一番,愿能替道兄解惑”既然你想探我的底,也无妨。
“世人读书所为何?道门秉承天地大道,执掌大道牛耳,并以儒、释、道教化众弟子,长期以往,能否依循道祖足迹成就道门圣人?”
“在下以为世人读书为开卷有益,礼仪教化,读书是去看世界的路,如果从道之一说来理解,读书就是为了应该当圣人的”
“哦,此言有凌云之志,愿闻道兄高见”
“曾闻道祖成道前,历劫五溺,最终五溺归正,成圣至达。儒家曾言,圣人可学而敬之,众物必有表里粗细,一草一木,皆含至理,说明天地大道融于微末,也就是道藏万物。古人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我们要追寻大道,可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顺序,去了解此间天地。
儒家治世,以人为本,修得是浩然正气,天地长存,重在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修之以正则造化苍生,修之以邪则生灵涂炭,即拿得起;佛家治心,众生平等,化怨气,养和气,慈悲入定,重在明心见性,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信因果,渡人渡己,断烦恼,了却世间一切痛苦,即放得下;道家治身,无为而为,修大气,养清气,无上无极,清静无为,重在治身,养生遁世穷万物,练心见性,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即想得开,因此大道殊途同归,穷里尽性,以至于命,不知以此能否解灵君心中之获”
“道门中人神念五藏,天人六感,身处大道,如何探寻万物大道本源?道门中人如何去格这片天地大道?”陶坤子一脸正色盯着林乾安,似有不甘
此人似乎也是桀骜之人,但至少是真性情,追寻天地大道的痴迷之辈,非奸佞小人之流,可以结交,林乾安随即再次开口道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儒家执中贯一,佛家万法归一,道家抱元守一,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而一字,又演万物,灵君有点着相咯,儒曰理,佛曰般弱,道曰道,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所悟之道皆为悟空,夏虫不可以语冰。
例如人世间之人肉眼可见范围400-780纳米,肉耳听觉范围20-hz,但道门之人中有神念神识,获得此间天地大道之念,皆为不同,故需要破除执念,进一步说儒家穷理尽性,佛家六根清净,道家感悟天道,所修皆为心,心有大道,道理即身,言出法随,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之者,其良知也,心即理,心中破执,故而知行合一,但奈世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道门中人何尝不如尔?”
“善,大道无形,不可执着于道的外在,寻天地大道,需要知其真解,得行真意。林道友不愧为道门中佼佼者,道兄对大道的理解,远胜在下,之前闻邿空大师所盛传林道友人中龙凤,道中巨子,在下并不全信,今日一见,所言非虚,感谢林道友解惑,请受在下一拜”随即向林乾安行了道门大礼,林乾安也在众人的其乐融融赞许下回行道礼,随即众人各自回归各宗队伍。
分开前,林乾安向邿空大师神念传音表示感谢,邿空大师莞尔一笑,他也回应林乾安,陶坤子虽然是太真教的灵君,但其炼丹和符箓之术造诣非常高,如果能收获其友谊,对林乾安日后修炼和修真界道路上也有可能是一大助益。林乾安自然明白这秃驴的苦心,之前不能明说,或者佛曰不可说,不可说,是不想介入我的大因果,这秃驴这次是有心了。
而王伯是林乾安护道人,正山教这边有孙进在,自会为他打招呼,同时刚才孙进神念传音与他,此次孙进起来,是为了寻找道门九字真言的信息,传闻道门九字真言,“临”字诀是在一处上古遗迹中被正山教的茅堂寻得,孙进私传给他,冒了很大风险,今日众多宗门相聚,让他非必要,不可轻易在人间显露,林乾安莞尔,原来这小子知道我是大气运者,就开始在我身上投资了,扮猪吃老虎的是这家伙,难怪吃货憨憨,其实也是人精一个,不过自是应承与他,不管当初如何真情假意,林乾安总是心里对他心存感激,当时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这是一个天大的人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山海戒指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山海戒指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