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的画卷,随着第一堂专业课的铃声,正式铺陈开来。
清晨,步高峰在生物钟作用下准时醒来。宿舍里,陈浩还在呼呼大睡,李哲已经悄无声息地起床洗漱,而李虎的床铺早已整理得如同军营般整齐,人却不知去向。步高峰气感微展,便“看”到李虎正在宿舍楼下的空地上,进行着节奏稳定、动作精准的晨练,每一次挥拳、踏步都带起凝练的气流,那是长期严格训练形成的身体本能,不涉及能量,却自有一股不容小觑的悍勇之气。
步高峰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起身,进行每日例行的能量引导。丹田气核稳定旋转,将一夜之间自然汇聚的稀薄能量缓缓炼化,气感如水银泻地,将宿舍内外的细微动静纳入感知。他能“听”到陈浩梦中呓语着“狮子头”,能“感知”到李哲在卫生间尽量不发出声音的洗漱,也能“看”到楼下李虎晨练时那如同精密仪器般协调的肌肉运动与呼吸韵律。
“一个热情单纯,一个沉默内向,一个锐利如刀……这宿舍,倒是颇具特色。”步高峰心中暗忖,对未来的室友生活有了初步的评估。他需要与陈浩保持友好的表面关系,对李哲给予适当的尊重和距离,而对李虎,则需多几分警惕,避免任何可能引起其职业性怀疑的举动。
整理完毕,步高峰独自前往食堂。他选择了人流相对较少的窗口,快速解决了早餐。期间,他气感微动,注意到不远处,林雪正和一个女生坐在一起,一边用餐一边低声讨论着什么,面前还摊开着一本厚厚的专着。学霸的世界,果然争分夺秒。
今天的第一节课是《基础物理学》,授课教授据说是物理学院的资深学者。步高峰提前十分钟来到教室,选择了中间偏后、靠近过道的位置。这个位置既不显眼,又能清晰听到讲课,也方便观察整个教室的情况。
学生们陆陆续续进来,教室渐渐坐满。步高峰的气感如同无形的蛛网,不着痕迹地扫过整个空间。大部分都是充满求知欲的普通新生,生命气息蓬勃而略带浮躁。但也有几个气息较为特殊的,比如坐在前排、腰背挺直如同李虎般的几个学生,估计是军人子弟或有相关背景;还有几个眼神灵动、思维波动活跃的,应是学霸一类。
他的目光在掠过某个角落时微微一顿。是那个“新风能兴趣小组”的清瘦男生,他独自坐在角落,面前摊开的不是教材,而是一本写满复杂公式和示意图的笔记本,正埋头疾书,对周围的嘈杂充耳不闻。
“果然是个痴迷于研究的人。”步高峰心中评价,暂时收回了注意力。
上课铃响,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教授走上讲台,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不怒自威。
“我叫严振华,负责你们这学期的《基础物理学》。”教授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我知道,你们很多人觉得基础物理枯燥,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我告诉你们,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理解最基本的力、运动、能量,你们将来在星际工程、高能物理、甚至你们某些人可能感兴趣的‘非主流能量研究’领域,”他说到这里,目光似乎若有若无地扫过角落那个清瘦男生,“都将寸步难行!”
开场白简短有力,立刻镇住了不少还有些散漫的新生。
严教授讲课深入浅出,逻辑清晰,很快便将众人带入了物理学的殿堂。他讲到牛顿定律,讲到能量守恒,讲到场的概念……
当讲到流体力学部分,涉及空气动力学基础时,严教授为了加深理解,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假设在一个理想状态下,忽略黏滞力,我们如何仅通过控制边界条件,让一股稳定的气流,在特定区域内自行形成一个稳定的、持续十分钟以上的微型低压涡旋?注意,不能持续施加外部能量,只能利用初始动能和边界设定。”
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课本范围,带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教室内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大多皱起眉头,苦思冥想。这需要对流体力学有较深的理解和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步高峰心中却是一动。这不正是他这些天一直在练习和探索的气流操控的简化理论模型吗?虽然他依靠的是体内“气”能量的直接干预,但其表现出来的某些现象,与严教授描述的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迅速在脑海中构建模型,结合自身操控气流的经验,很快就有了几个大致的思路。但他并不打算出风头,只是默默地看着,等待其他同学的回答。
有几个学生尝试回答,有的提出复杂的边界形状设计,有的假设存在某种特殊材料,但都被严教授一一指出漏洞或不切实际之处。
这时,坐在前排的林雪举起了手。
“林雪同学,请讲。”严教授显然认识这位有名的学霸。
林雪站起身,声音清晰而冷静:“教授,我认为可以尝试利用科恩达效应结合特定角度的初始入射气流。设计一个渐缩渐扩的、内壁具有微观周期性扰动的腔体。初始气流沿切线方向注入,利用科恩达效应附着于腔壁,微观扰动提供必要的横向动量交换,在腔体中心区域形成并维持低压涡旋。理论上,只要腔体设计和初始参数精确,能量损耗可以控制在极低水平,维持十分钟以上的稳定涡旋是可能的。”她一边说,一边还在空中用手简单比划了一下腔体形状和气流轨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气御寰宇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气御寰宇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