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里猎到的野物皮毛,还有试着圈养起来的几只山羊剥下的皮子,不再只是简单地鞣制了事。
苏晚晴凭着记忆里零星的化学知识,掺和着这边能找到的矿物和植物,折腾出了新的硝制方子。
处理好的皮子变得格外柔软坚韧,带着股淡淡的、不同于普通皮革的清爽气味,染上颜色后,做成的手套、皮囊、甚至小件皮甲,在陈维的吹嘘下,成了“晴雪”牌下又一个紧俏货,专供那些讲究的富户和需要轻便护具的行商。
寒渊州境内有个不大的盐湖,产出的是口感发苦的粗劣湖盐,平日里没多少人看得上。
苏晚晴带着几个还算灵光的流民,用简单的重结晶法反复提纯,又用上了点活性炭吸附杂质,愣是弄出了雪白细腻、没了苦味的精盐。
“晴雪细盐”一推出,立刻把市面上那些泛黄结块的粗盐比了下去,成了家家户户攒点钱都想买上一小罐的宝贝。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苏晚晴开始鼓捣“琉璃”。
这年头,通透的琉璃器皿价比黄金。她记不清具体配方,只模糊知道需要石英砂、纯碱、石灰石这些东西,比例却要靠试。
她在新建的工坊区单独划了个角落,垒起小窑,让几个信得过的老工匠带着徒弟,一遍遍地试验。
失败是常事,烧出来的不是浑浊不堪就是开裂变形,废料堆了一小堆。
但偶尔,也能得到一小块略带气泡、却明显透光的淡绿色片状物,就这点微不足道的进展,已足够让工匠们兴奋不已,看到了希望的微光。
这些五花八门的产业,如同无数条细小的根须,以太阳谷为中心,通过陈维那支越来越庞大的商队,悄然伸向寒渊州及周边数州的每一个角落。
钱财、物资,沿着这些根须源源不断地输送回来。
但比钱财更宝贵的,是随之而来的消息。
陈维现在每次回来,除了交割账目和物资,怀里必定揣着厚厚一叠或买、或换、或闲聊听来的各路信息:
哪个城的守将好赌,亏空了军饷;哪两个寨子为了争一处水源快要动刀子;州府里哪位大人又纳了房小妾,宠得不行;甚至南边某个州郡遭了蝗灾,粮价开始波动……
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消息,被苏晚晴带着几个识字的、心思细密的人,分门别类地整理,记录在特制的册子上。
慢慢地,这些零碎的信息开始拼凑出寒渊州及其周边势力的人物图谱、关系网络和动向趋势。
太阳山营地,这个在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山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覆盖数州的一个经济和情报网络的核心枢纽。
它像一个沉默的蜘蛛,趴在自己编织的网上,感受着每一次细微的震动。
这晚,萧珩站在新开辟的、被称为“指挥室”的山洞里,其实就是个稍大、更干燥些的山洞,墙上挂满了各类地图和情报汇总。他看着苏晚晴刚刚送来的、关于黑石城最新兵力调动的分析简报,手指在上面轻轻敲击着。
简报上的信息并不完整,有些还是推测,但比起之前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已是天壤之别。
苏晚晴端着一碗刚熬好的、预防春寒的汤药进来,放在他手边。“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萧珩将简报递给她:“黑石城那位三长老,似乎在悄悄往西边的一个废弃寨子增派人手。”
苏晚晴接过来快速扫了一眼,沉吟道:“西边……那边靠近野狼谷马匪的活动范围。陈维上次提过,马匪好像接了桩大买卖。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联系?”
萧珩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她总能很快地将不同来源的信息串联起来。
“已经让萧猛派人去核实了。”
他端起药碗,温度刚好。看着碗里褐色的药汁,又看了看正低头研究地图的苏晚晴,忽然问道:“玻璃……有进展了吗?”
苏晚晴抬起头,有些意外他会问这个,笑了笑:“还是老样子,十次里能成一两次就不错了,而且品质不稳定。不过,工匠们劲头很足,觉得有盼头。再说,物以稀为贵。”
萧珩“嗯”了一声,没再说话,低头喝药。
山洞里安静下来,只有油灯燃烧的细微声响和远处隐约传来的营地喧闹。
一种无形的、由金钱和信息编织成的力量,正在这小小的山谷里悄然积聚。
它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开始拥有窥探、影响甚至塑造周边格局的潜力。
这一切的起点,或许只是几块香皂,几坛烈酒,但蔓延开来的根须,已深扎进这片土地的肌理之中。
喜欢世子妃:搬空仇人小金库去流放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世子妃:搬空仇人小金库去流放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