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登记本推了过去。
“等会儿人齐了,会有校车送我们回学校。”
张汉-玉拿起笔,在登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字迹遒劲有力,和他本人的气质截然不同。
登记完后,他便抱着自己的帆布包,在牌子后面找了个角落安静地坐下,继续看那本被他翻得卷了边的《高等数学》。
苏晓萌看着他,心里百感交集。
她本以为状元都是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模样。
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个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土气的农村少年。
可他身上那股沉静专注的气质,却比任何华丽的外表都更有力量。
时间一点点过去。
陆陆续续又有几个新生来登记,但电子计算机系的,始终只有张汉玉一个人。
他仿佛被这个世界遗忘在了角落。
下午,一辆解放牌卡车突突地开了过来,停在了牌子旁边。
苏晓萌招呼着零星的几个新生。
“好了,同学们,我们上车回学校了。”
张汉玉把书收好,跟着其他人一起爬上了卡车的后车厢。
车厢里没有座位,只有光秃秃的铁板。
他找了个角落坐下,帆布包依旧紧紧抱在怀里。
卡车发动,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和黑烟,缓缓驶离了火车站。
风从车厢的缝隙里灌进来,吹乱了他的头发。
他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象。
宽阔的马路,林立的烟囱,穿着蓝色工装、骑着自行车的工人,还有街边店铺里传出的流行音乐。
这一切都那么新鲜,那么有活力。
他看到了一座巨大的钢铁厂,高炉里喷吐着火焰,仿佛一头钢铁巨兽。
他想起了火车上那个中年男人的话。
这个国家现在需要的是钢铁,是粮食。
他没有错。
但张汉玉也知道,驱动这些钢铁巨兽高效运转的,将不再是人力和算盘。
而是一种看不见的,名为“数据”和“算法”的力量。
他将是那个把这种力量带到这里的人。
卡车颠簸着,穿过城区,驶向了郊外的大学城。
路边的建筑渐渐稀疏,绿色的农田多了起来。
但这里的农田,和张家生产队的完全不同。
田垄整齐,水渠通畅,甚至还能看到远处小型的拖拉机在作业。
这就是知识和技术带来的改变。
他把手伸进口袋,摸到了那个硬邦邦的煮鸡蛋,还有母亲硬塞给他的、已经凉透了的馒头。
他又摸了摸胸口,那个绣着“平”字的荷包,依旧安静地贴在那里。
卡车在一个挂着巨大校牌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星城工学院】
几个鎏金大字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张汉玉跳下车,站在这座象牙塔的门口。
他背着他简陋的行囊,抬头望着那块校牌。
这里,就是他未来四年的战场。
也是他点燃中国计算机产业火种的第一块试验田。
他迈开脚步,走了进去。
喜欢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请大家收藏:(m.x33yq.org)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