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萌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张汉-玉却像是没听到王教授的批评。
他看向自己的另一位导师。
“李教授,您想试什么?”
李教授没有说话,他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绕着展台走了一圈,仔仔细细地打量着那个粗糙的铁盒子,甚至还伸手敲了敲冰冷的铁皮外壳。
他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周围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计算sin(30°) + cos(60°)的结果。”
这个问题一出,周围的学生都愣住了。
三角函数!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普通计算器的范畴,这是科学计算的领域。
王教授也停止了训斥,诧异地看向李教授。
张汉-玉的手指再次在键盘上移动。
这一次,他输入的不再是数字,而是一串包含了符号和字母的指令。
【嘀嘀……啪嗒。】
橙红色的光芒再次亮起。
【1.0000】
全场哗然。
“这……这怎么可能?”
“他把函数表都做进去了?”
“我的天,这不是计算器,这是……这是……”
没有人能准确地形容眼前这个东西。
李教授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他快步上前,一把抓住张汉-玉的胳膊。
“里面,给我看看里面!”
张汉-玉点点头,用螺丝刀拧开了铁盒子的侧板。
当那块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导线、焊接点粗糙的电路板暴露在空气中时,李教授和王教授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看到的不是某个成品的集成电路,而是由上百个分立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和电容,通过手工焊接,硬生生搭建起来的逻辑门阵列。
这根本不是组装。
这是从最底层的逻辑单元开始的,彻头彻尾的创造!
王教授脸上的怒气消失了,取而代代的是一种极度的震惊。
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指着那块电路板,嘴唇翕动了半天,才对身边的李教授说。
“老李……你看,这不是简单的加法器……这是……这是一个算术逻辑单元(ALU)的雏形!”
“他自己设计的……”
这句话像一颗炸雷,在人群中炸响。
就在这时,几位穿着中山装、气度不凡的中年人,在校长的陪同下,走到了展位前。
为首的是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姓周。
“王教授,李教授,这里很热闹啊。”
周副校长笑呵呵地问道,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被拆开的铁盒子上。
“这是学生们做的?”
校长连忙介绍。
“周校长,这是我们计算机系大一的学生张汉玉和苏晓萌的作品。”
周副校长的眼神亮了一下。
“哦?就是那个高考状元张汉玉?”
他饶有兴致地走上前,看着那块复杂的电路板,又看了看旁边满脸通红的张汉-玉。
“年轻人,你告诉我,你费这么大劲,造出这个东西,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他的问题很直接,也很深刻。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等待着张汉-玉的回答。
张汉-玉抬起头,迎着副校长的目光。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报告校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算一道数学题。”
“它是为了用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去处理无比复杂的数据。”
“它可以用来优化宝山钢铁厂的生产流程,计算出最节省煤炭和电力的方案;它可以用来设计葛洲坝的泄洪模型,保护长江下游千万人民的安全;它甚至可以用来规划全国的铁路网,让货物和人员的流动效率提升十倍,一百倍。”
“技术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我们落后了,就要承认,然后奋起直追。”
“关起门来,抱怨和等待,永远造不出我们自己的计算机。”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
体育馆里,鸦雀无声。
之前那些嘲讽和质疑,此刻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
苏晓萌抬起头,怔怔地看着身边的这个少年。
月光下那个对她许下承诺的少年,和眼前这个在众人面前描绘国家未来的青年,身影渐渐重合。
她眼眶一热,泪水模糊了视线。
周副校长沉默了很久。
他死死地盯着张汉-玉,仿佛要看穿这个年轻人的灵魂。
最终,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转头对身边的校长和王教授说。
“这个项目,学校的‘青年重点科研基金’,我特批了!”
“实验室,设备,经费,要什么给什么!”
他指着张汉-玉,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样的学生,这样的项目,才是我们星城工学院的未来,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
【哗——】
雷鸣般的掌声,瞬间淹没了整个体育馆。
张汉-玉站在人群中央,看着那个凝聚了他无数个日夜心血的铁盒子。
他轻轻地,吐出了一口气。
第一步,终于走完了。
喜欢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请大家收藏:(m.x33yq.org)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