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事业部成立的当天,张汉玉在墙上挂了一块巨大的白板。
整个部门,连他自己在内,只有寥寥十二个人。
都是他从公司各个技术岗位上,一个个亲自谈话,硬挖过来的。
有人是为了理想,有人是冲着三倍的加班费。
更多的人,是冲着他张汉玉这个人。
他拿起一支黑色的记号笔,在白板正中央,写下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盘古。
“从今天起,我们的项目,就叫‘盘古’。”
“开天辟地的盘古。”
底下没有掌声,只有十二双混杂着兴奋、迷茫、还有一丝惶恐的眼睛。
他们都签了保密协议。
却依然觉得像是在做梦。
放弃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汉卡,去做一个连影子都没有的操作系统。
这件事,太疯狂了。
“我不管你们以前是做什么的。”
“从现在开始,你们的脑子里只有一行行代码,一个个指令。”
“我们的目标,是在这片数字荒原上,劈出第一道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光。”
张汉玉把笔帽盖上,丢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开始干活。”
……
研发中心很快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
白天黑夜失去了意义。
只有咖啡机运作的嗡鸣和键盘永不停歇的敲击声。
最大的拦路虎,很快就出现了。
中文编码。
“不行!又乱码了!”
一个叫刘建的年轻工程师猛地把鼠标摔在桌上,满脸涨红。
“底层的逻辑冲突太严重了,我们每解决一个字符的显示问题,就会冒出来十个新的BUG。”
整个机房的空气都凝固了。
这个问题,他们已经卡了整整两周。
堆在角落的外卖餐盒已经垒成了一座小山。
所有人都眼窝深陷,面色憔??。
张汉玉从自己的工位上走过来,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拿起刘建面前那份写满了逻辑算法的草稿纸。
他看得很慢,很仔细。
手指在纸上缓缓划过。
整个空间里,只有服务器风扇的转动声。
“这个思路,反过来试试。”
张汉玉拿起一支红笔,在复杂的逻辑图上,画了一个反向的箭头。
“为什么?”
刘建下意识地反问。
这完全违背了他们之前所有的技术预判。
“因为我们不是在给英文打补丁。”
张汉??没有抬头。
“我们是在创造一个原生就属于方块字的世界。”
“我们不是在翻译,我们是在定义。”
刘建愣住了。
他看着那个简单的红色箭头,脑子里仿佛有惊雷炸开。
是啊。
他们一直在试图让中文去兼容现有的西文体系。
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全新的,以中文为核心的体系。
“我…我明白了!”
刘建一把抢过草稿纸,像是得到了什么绝世秘籍,重新扑回电脑前,双手在键盘上化作了一片残影。
其他人也像是被点醒了,纷纷围了过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张汉玉退到一旁,默默地给大家续上咖啡。
他很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文件系统,硬件兼容,图形界面……
每一座都是横亘在面前的珠穆朗玛。
……
一个月后。
陈景明第一次踏进了“盘古”事业部。
他穿着昂贵的定制西装,纤尘不染的皮鞋踩在有些脏污的地板上,显得格格不入。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汗味、咖啡因和泡面混合的古怪味道。
他皱了皱眉。
“汉玉。”
他找到了那个蜷缩在角落行军床上的身影。
张汉玉猛地惊醒,坐了起来,头发乱得像个鸟窝。
“景明?你怎么来了。”
“我再不来,金杉都要被你烧光了。”
陈景明的语气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火气。
他把一份财务报表拍在张汉玉面前的桌子上。
“你自己看。”
“汉卡业务的营收,这个月又跌了五个点。”
“市场已经被四通蚕食了一大块。”
“董事会那边,每天都有人打电话给我。”
“而你这里,”陈景明环顾四周,“除了花钱,我什么都没看到。”
“我们快成功了。”
张汉玉的回答很简单。
“成功?”
陈景明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我需要的是利润,是报表,是能让股东闭嘴的东西!不是你一句虚无缥缈的‘快成功了’!”
“给我一个确切的时间。”
陈景明盯着他。
“我什么时候能看到产品?”
“三个月。”
张汉玉给出了一个数字。
“如果三个月后,我拿不出东西……”
他停顿了一下。
“‘盘古’项目,就地解散。”
陈景明没有再多说一个字,转身就走。
他怕自己再待下去,会忍不住亲手掐死这个疯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请大家收藏:(m.x33yq.org)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