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方舟核心控制室内,能量流如同实质的液态光晕般缓缓旋转,将悬浮于正中的邹玥(邹波意识主导)映照得宛如神只。然而,她紧锁的眉头和微微抿起的嘴唇,却透露出与这神圣景象截然不同的沉重压力。她的意识正与火种源深度交融,前方全息界面上,那道由无数破碎光斑和扭曲线条构成的裂隙模型,正发出令人心悸的、不稳定的嗡鸣。
“最终模拟测算完成,”伏羲网络那缺乏情感却无比清晰的声音在意识链接中回荡,“目标裂隙‘微光彼岸’通道,穿越基础成功率78.3%。但附加风险极高:结构性崩塌风险预估17.8%,法则扭曲叠加效应概率22.1%,未知干扰因素权重15.4%。穿越过程预计将导致界层稳定度下降3至5个百分点,逆熵法则强度会有显着波动性消耗。”
每一个百分比的背后,都是冰冷的风险和可能付出的生命代价。78.3%的成功率,意味着仍有超过两成的可能性,整个联军会在这条不稳定的通道中遭遇灭顶之灾。控制室内,各文明代表和高级军官的虚拟影像一片沉寂,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一位来自碳基硅晶联盟的工程师代表,其体表的晶格甚至因为紧张而微微闪烁着过载的辉光。
邹玥的目光扫过沉默的众人,最终定格在那不断扭曲的裂隙模型上。她的声音透过强大的精神链接,清晰地传递到联军每一艘星舰的指挥层,沉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我们都清楚身后的威胁。观测者的追击网络正在以指数级速度收紧,我们的能源储备,不足以支撑下一次长距离跃迁,更不足以应对另一场高强度的突围战。后退,即是毁灭。前方这条通道,这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微光之路’,是我们目前唯一能看到的, albeit faint(尽管微弱),的希望之光。”
她略微停顿,让话语中的分量沉入每个人的心底。“我们没有完美的选择,只有最优的生存概率。因此,我命令:执行‘微光之路’计划!所有舰船,启动最高级别联合护盾系统,逆熵法则协调输出,遵循火种源计算的实时安全路径,按预定序列,穿越裂隙!”
命令即出,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精密运转。以庞大如移动大陆的星火方舟为核心,二百余艘星舰——从伤痕累累的主力战列舰到灵巧的侦察护卫舰——开始调整阵型,如同被无形引力牵引的鱼群,又如同奔赴最终战场的军团,义无反顾地航向那散发着混乱与危险气息的裂隙入口。
邹玥周身,磅礴的逆熵法则之力奔涌而出,LV4.6的强度被她的意志精细地编织、引导。无数细微却坚韧无比的【裂隙稳定锚点】被精准地投送至通道内最脆弱、最不稳定的节点,短暂地固化时空结构,为后续舰队开辟出稍纵即逝的安全窗口。她的精神高度集中,意识仿佛被撕裂成无数份,同时处理着海量的数据流和能量操控,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沿着苍白的脸颊滑落。火种源与她深度连接,核心运算单元超频运行,疯狂记录、分析、预测着裂隙每一纳秒的能量涨落和结构变迁,不断微调着最优路径,并将数据共享至整个舰队网络。
“先锋侦察舰,‘迅影号’,开始穿越!”通讯频道传来坚定的报告。
隶属于索尔塔文明的高速侦察舰“迅影号”率先冲向裂隙入口。舰体没入那光怪陆离的能量湍流的刹那,如同被投入熔炉的铁块,瞬间爆发出刺眼的能量火花,整个舰体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护盾读数急剧下跌。
“通过!轻度结构损伤!警告:通道内部第三、第七向量区存在高强度法则扭曲,能量乱流呈脉冲式爆发!后续单位严格规避!”迅影号传来的讯号虽然夹杂着强烈的干扰,却带来了用风险换来的宝贵初始数据。
后续舰船依据指令,依次跟进。每一艘舰船的穿越都像是一次生死轮盘赌。空间在剧烈扭曲,仿佛有无形的巨手在揉捏现实;法则的哀鸣透过传感器直接传入舰员的意识,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不适。不时有舰船传来遭遇突发性空间褶皱或能量暗礁的警报,护盾光芒疯狂闪烁,舰体剧烈震颤。整个穿越过程,充满了令人窒息的紧张感,每一次成功的穿越都伴随着指挥部短暂的松气,每一次险情都让所有人的心提到嗓子眼。
当庞大的星火方舟本体开始缓缓驶向裂隙时,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方舟所承载的模拟文明界层,其庞大的结构承受着来自不稳定裂隙的疯狂撕扯。界层稳定度的数值开始从72%缓慢却坚定地下降。邹玥闷哼一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她几乎将逆熵法则的输出提升到个人极限,LV4.6的强度在飞速消耗,一度短暂跌落至LV4.3,无数【裂隙稳定锚点】在她超负荷的支撑下明灭不定,勉强维系着方舟主体结构的相对完整,如同在风暴中守护着最后的火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靠模拟空间成神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靠模拟空间成神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