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那顽石也曾记下自己的幻相和癞僧所镌的篆文,如今也按图描画在后面。只是它的真体极小,才能从胎儿口中衔下,如今若是按真体描画,恐怕字迹过于微细,让观者费眼,也不是什么痛快事。所以如今只按它的形式略加展开,让观者在灯下、醉中都能方便阅览。特此注明缘由,免得有人质疑胎儿口中能衔下这么大一块玉石。
通灵宝玉正面图式:通灵宝玉,注云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通灵宝玉反面图式:注云 “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宝钗看罢,又翻过正面来细细端详,嘴里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念了两遍,回头对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在这里发什么呆?” 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是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呢!” 宝玉听了,连忙笑道:“原来姐姐的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 宝钗道:“你别听她胡说,哪里有什么字。” 宝玉笑着央求:“好姐姐,你都瞧了我的了,也让我瞧瞧你的嘛。” 宝钗被他缠得没法,只得说道:“也是当年一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所以錾在了上面,叫我天天带着,不然这么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一边说一边解开排扣,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出一串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宝玉连忙托着锁看,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共八个字,组成两句吉谶,也按式画下形相:
音注云 “不离不弃”,音注云 “芳龄永继”。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了念自己玉上的字,笑着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和我的是一对呢!” 莺儿笑道:“这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 宝钗没等她说完,便嗔怪她不去倒茶,一边又问宝玉是从哪里来的。
宝玉此时离宝钗极近,只闻到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却不知道是什么香气,便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从来没闻过这么好闻的味儿。” 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得一股子烟燎火气的。” 宝玉道:“既然不是熏香,那是什么香?” 宝钗想了一想,笑道:“哦,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宝玉笑道:“什么丸药这么香?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 宝钗笑道:“又胡闹了,药也是能随便吃的吗?”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有人说:“林姑娘来了!” 话音刚落,林黛玉已经摇摇摆摆地走了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 宝玉等人连忙起身笑着让座,宝钗笑道:“这话怎么说?” 黛玉笑道:“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了。” 宝钗道:“我更不明白了。” 黛玉笑道:“要来就一群人都来,要不来就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这样错开日子来,岂不天天都有人来?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姐姐怎么反倒不明白这个意思?”
宝玉见黛玉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便问:“下雪了吗?” 地下的婆娘们答道:“下了这半日雪珠儿了。” 宝玉道:“我的斗篷取来了吗?” 黛玉便道:“你看,我一来他就要走了。” 宝玉笑道:“我什么时候说要走了?不过是拿来预备着。” 宝玉的奶母李嬷嬷上前说道:“天又下雪,也不早了,就在这里和姐姐妹妹们一处玩玩吧。姨妈这里摆着茶果子呢,我去叫丫头把斗篷取来,让小厮们先散了吧。” 宝玉答应了,李嬷嬷出去吩咐小厮们散去,不再细说。
这边薛姨妈已经摆了几样精致的茶果,留他们吃茶。宝玉夸赞前日在宁国府珍大嫂子那里吃的鹅掌鸭信味道极好,薛姨妈听了,连忙让人把自己家糟制的鹅掌鸭信取了些来给宝玉尝。宝玉笑道:“这个得就着酒吃才好。” 薛姨妈便令人去灌了最上等的酒来。李嬷嬷连忙上前阻拦:“姨太太,酒就罢了吧。” 宝玉央求道:“妈妈,我只喝一盅。” 李嬷嬷道:“不行!当着老太太、太太的面,别说一盅,就是一坛也让你喝。可前几日我一眨眼的功夫,不知哪个没调教的丫头,只图讨你的好,不管别人死活,给了你一口酒喝,害得我挨了两天骂。姨太太不知道,他性子本就可恶,喝了酒就更任性了。有时候老太太高兴,就让他尽情喝;有时候又不许他喝,我这天天陪着,何苦来哉!” 薛姨妈笑道:“老货,你只管放心去吃你的,我不会让他多喝的。便是老太太问起来,有我呢。” 一面吩咐小丫鬟:“来,让你奶奶们也喝杯酒,搪搪雪气。” 李嬷嬷见薛姨妈这么说,只得和其他人一起去吃酒了。这边宝玉又说:“酒不用温了,我就爱吃冷的。” 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的时候手会发抖的。” 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平日里杂学旁收,难道不知道酒性最热?热吃下去,发散得快;冷吃下去,就凝结在肚子里,得靠五脏六腑去暖它,岂不受害?以后可别再吃冷酒了。” 宝玉听这话有理,便放下冷酒,命人暖热了再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白话文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红楼梦白话文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