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王就藩,非奉诏不得擅离封地,不得干预地方有司政务,惟整军经武、监察不法之权责。岁禄万石,依根基永固策降等承袭,永为定制!
再酬开国元勋,功高爵显,永铭丹青:
徐达: 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魏国公,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岁禄五千石。赐丹书铁券,特恩世袭罔替!尔谋勇绝世,扫灭群雄,廓清中原,功居第一!国之柱石,当之无愧!
常遇春: 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保、鄂国公,授平章军国重事,岁禄五千石。赐丹书铁券,特恩世袭罔替!尔摧锋陷阵,所向无前,虽古之名将何以加焉!英风烈气,永励将士!
李善长: 开国辅运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韩国公,授中书左丞相,总领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事,岁禄五千石。赐丹书铁券,特恩世袭罔替!尔留守后方,调度粮饷,制礼作乐,功在帷幄!
李文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曹国公,授大都督府左都督,岁禄五千石。赐丹书铁券,特恩世袭罔替!英勇善战,屡立奇功,朕之甥也,国之干臣!
冯胜: 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宋国公,授大都督府右都督,岁禄五千石。赐丹书铁券,特恩世袭罔替!智勇兼备,征伐四方,功勋卓着!
邓愈: 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卫国公,授大都督府同知,岁禄五千石。赐丹书铁券,特恩世袭罔替!刚毅沉鸷,治军严整,开疆拓土,厥功甚伟!
汤和: 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信国公,授大都督府佥事,岁禄五千石。赐丹书铁券,特恩世袭罔替!与朕同里闬,聪敏多智,征讨四方,老成持重!
康茂才已故:追封蕲国公,其子康铎袭蕲国公,岁禄五千石,降等承袭。
耿炳文:长兴侯,岁禄二千石,特恩世袭罔替。
傅友德:颍川侯,岁禄二千石,特恩世袭罔替。
廖永忠:德庆侯,岁禄二千石,特恩世袭三代。三代后降等世袭。
朱亮祖:永嘉侯,岁禄二千石,特恩世袭三代。三代后降等世袭。
华云龙:淮安侯,岁禄二千石,特恩世袭三代。三代后降等世袭。
吴良:江阴侯,岁禄二千石,特恩世袭三代。三代后降等世袭。
吴祯:靖海侯,岁禄二千石,特恩世袭三代。三代后降等世袭。
赵庸:南雄侯,岁禄二千石,特恩世袭三代。三代后降等世袭。
……
凡公爵,岁禄五千石;侯爵二千石;伯爵一千石。其子孙承袭,除特旨世袭罔替者外,余皆依根基永固策降等承袭!勋贵田地,按爵品限额,一体课税!此乃国之大制,昭昭天理,万世不移!望尔等公侯,永怀忠谨,恪守臣节,传之子孙,与国同休!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洪武三年四月初八日”
朴公公抑扬顿挫的宣读声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名字,每一个爵位,都如同重锤敲击在众人心头。当念到朱文正复爵为南昌王,并明确标注袭爵降等时,殿内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朱文正本人跪在宗室班列中,头深深埋下,肩膀微微颤抖,不知是激动还是羞愧。常遇春听到自己封鄂国公、世袭罔替时,虎目含光,与身旁的徐达交换了一个欣慰的眼神。李善长听到自己排在徐达、常遇春后面,且朴公公宣读时语气并无多少波澜,他低垂的眼皮下闪过一丝阴霾,但面上依旧恭敬如常。
然而,当朴公公宣读完所有皇子、功臣的封爵,合上圣旨,大殿内并未立刻响起山呼万岁的谢恩声。一片沉寂。勋贵班列中,许多人的脸色并不好看。虽然徐达、常遇春等顶尖勋贵获得了世袭罔替的特恩,但“降等承袭”、“田地限额”、“一体课税”这些冰冷的字眼,如同枷锁,清晰地套在了他们子孙后代的身上。三个月前根基永固策的激烈反对声浪,此刻化作了无声的压抑和隐忍的怨怼。
朱元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缓缓起身,冕旒的玉藻轻轻晃动,声音如同从九天之上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深沉的告诫:
“诸王、诸公侯!尔等之名位,非天授,非祖荫,乃尔等提头血战,辅咱勘定祸乱,拯生民于水火,方有今日之尊荣!咱赐尔等丹书铁券,许以世禄,酬功之意至矣尽矣!”
他话锋一转,声调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
“然!根基永固策乃咱与太子、栋儿深思熟虑,为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而立之国本大法!降等承袭,乃防后世子孙繁衍,爵禄泛滥,耗空国帑!限田课税,乃防尔等兼并土地,鱼肉百姓,动摇社稷!此非刻薄寡恩,实乃大仁大义!乃保尔等家族与国同休之长久之道!”
朱元璋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锋,缓缓扫过勋贵班列,尤其是在李善长、冯胜等人脸上停留片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