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琐的册封大典,终于在一种表面庄重和谐、内里暗流汹涌到几乎要冲破堤坝的气氛中,宣告结束。
时近正午,按照预定日程,小仓官恒敦强压下心中的惊悸与越来越强烈的不安,脸上堆起略显僵硬的笑容,趋前躬身,邀请朱栋及大明使团主要成员,移步至御所内最为宏丽的殿宇——丰乐殿,参加盛大的庆祝宴会。此宴名为“践行”,实则为“鸿门”杀局拉开最终的血色帷幕。
与此同时,京都城内,雷霆清洗已然发动。
就在册封队伍进入御所、注意力被大典吸引之后不久,一队约三百人的倭国武士,身着便于行动的深色阵羽织,手持磨得雪亮的太刀、长枪,甚至部分人携带着秘密仿制的老旧火铳,在一名脸上带有蜈蚣般狰狞刀疤的将领带领下,试图按照原定计划,秘密靠近并突袭他们认为此时守卫相对空虚的大明总督府,制造混乱,挟持人质,或至少吸引明军注意力。
然而,当他们刚刚悄无声息地潜入总督府所在街巷的入口,迎接他们的,不是预想中的松懈,而是来自两侧屋顶、半掩的窗棂后骤然爆发的、如同疾风骤雨般密集的枪声!
“砰砰砰砰——!”
洪武十六式后膛击发枪那特有的、清脆而连贯的爆鸣声,瞬间撕裂了京都午间的虚假宁静。
燧石击发,引燃定装火药,铅弹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旋转出膛,带着死亡的尖啸,精准地射入毫无防备的倭国武士队列之中。
冲在最前面的武士,如同被无形的重锤击中,胸口、面门瞬间爆开一团团刺目的血花。他们赖以自豪的、以竹木皮革复合制成的胴具(胸甲),在如此近的距离内,面对新式击发枪的铅弹,脆弱得如同纸糊一般,被轻易地撕裂、穿透。
他们脸上冲锋时的狰狞与狂热尚未褪去,便已转化为极致的惊愕与痛苦,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如同被砍倒的稻草般接连栽倒在地,鲜血迅速染红了身下的土地。
“敌袭!有埋伏!结阵!快结阵!”(「敌袭!伏兵あり!阵を组め!早く阵を组め!」)带队的那名刀疤将领惊骇欲绝,声嘶力竭地大吼,试图指挥陷入混乱的队伍结成防御阵型,或者发起决死冲锋,拉近距离进行他们擅长的白刃战。
但明军的火力密度与射击速度,远超他们最坏的想象。
第一轮精准的齐射过后,训练有素的神策军士兵并未给倭人任何喘息重整的机会,迅速进行熟练的后膛装填——取出纸包定装弹药,咬破,倒入火药,塞入弹丸,用通条压实,动作流畅迅捷,如同机械般精准。
不过短短几次呼吸的时间,第二轮、第三轮齐射便已接踵而至!铅弹组成的金属风暴,毫不留情地横扫街巷,肆意收割着生命。
狭窄的街巷,此刻成了死亡的走廊,倭国武士赖以成名、引以为傲的个人武勇与精妙刀术,在明军绝对的火力优势与严谨的战术配合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毫无用武之地。
“掷弹队,前方三十步,覆盖掷弹!”一名隐藏在屋顶、身着大尉军服的神策军指挥官,冷静地通过手中一面小三角旗发出指令。
霎时间,数十枚黑乎乎、拳头大小、尾部引信冒着嗤嗤白烟的铁疙瘩——格物司根据吴王提示理念研发、虽仍显粗糙但威力已相当可观的“乾元一式”手榴弹,从两侧屋顶被奋力掷下,划出一道道死亡的弧线,准确地落入试图依托街角、门廊负隅顽抗的、倭人最密集的区域。
“轰!轰!轰!轰隆——!”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连不断地响起,火光迸射,破片如同死亡的镰刀般四散飞溅,浓烈的硝烟混合着血腥味与尘土气息瞬间弥漫了整个街巷。
残肢断臂伴随着凄厉的惨叫被抛上半空,倭人本就摇摇欲坠的抵抗意志,在这宛如天罚般的爆炸声中彻底崩溃。
“魔鬼!他们是魔鬼!”(「鬼だ!彼らは鬼だ!」)
“撤退!快撤退!”(「退却!速やかに退却せよ!」)
幸存者肝胆俱裂,再也顾不得上级的命令和武士的尊严,如同炸窝的蚂蚁般,哭嚎着向后亡命逃窜。
然而,他们的退路早已被不知何时悄然运动到位、封锁了巷口的另一支明军小分队堵死。雪亮的刺刀组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死亡之墙。
战斗,或者说屠杀,从开始到结束,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这支被寄予厚望、用于城内起事的倭国“精锐”,便已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鲜血浸透了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汇聚成涓涓细流,流入道旁的排水沟渠,浓烈的血腥气与刺鼻的硝烟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作呕的死亡气息,久久不散。
类似的清洗场景,在京都城内多处预先侦知的战略要地、倭国武装力量秘密集结点几乎同时上演。
鹗羽卫“隼眼所”与“鹰隼所”凭借其无孔不入的渗透和超越时代的侦察理念,早已将倭人的兵力调动、埋伏地点、首领身份摸得一清二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