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那过于苍白、甚至隐隐发青的脸色,藏在袖中微微颤抖不止的指尖,以及那双深藏在冕旒之后、交织着贪婪野心、刻骨恐惧与孤注一掷疯狂的细长眼睛,却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暴露无遗。
眼见大明吴王仪仗抵达门前,预先安排的雅乐声陡然拔高,试图以最隆重的声响掩盖那无声的杀机。
小仓官恒敦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强迫自己挤出最为谦卑谄媚的笑容,率领身后众臣,依照事先反复演练了无数遍的礼仪,深深躬身,继而匍匐于地,行那最为恭敬的三拜九叩大礼,声音带着一丝无法完全抑制的颤抖,用拗口的汉话高呼:
“下国小臣恒敦,率倭国文武,恭迎天朝上国钦差、吴王殿下千岁!殿下躬临鄙邦,如日月之降辉光,草木皆感天恩!”(「下国小臣恒敦、倭国の文武を率い、天朝上国の钦差、吴王殿下千歳を恭迎いたす!殿下の鄙邦に御躬临あらせられますは、日月の辉光を降すが如く、草木すら天恩を感ずるでござる!」)
朱栋缓缓勒住缰绳,白马驻足,前蹄微扬,随即稳稳落下。
他并未立刻理会小仓官等人那伏地不起的叩拜,而是先微微抬首,目光如实质般扫过整个御所广场的布局。
他的视线掠过那些额头紧贴冰冷地面的倭臣,掠过两侧看似恭敬、实则肌肉紧绷、眼神游移的倭国武士仪仗,最终定格在广场尽头,那座作为主殿、飞檐斗拱却难掩其本质虚弱的紫宸殿。
他的眼神深邃如古井寒潭,仿佛在评估这座异国王宫的风水格局与气运兴衰,又似在透过这些木石结构,确认鹗羽卫早已呈报、并已了然于胸的每一处伏兵暗桩。
这短暂的静默,对于小仓官恒敦及其党羽而言,却漫长得如同在油锅中煎熬。每一秒,朱栋那沉默的审视都像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他们本就紧绷欲断的神经。
终于,朱栋淡然开口,声音不高,却似蕴含着某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居高临下、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威:“倭主平身,众卿平身。本王奉大明天子乾元皇帝陛下圣谕,特来宣示册封恩典,望尔等谨守臣节,永沐天恩,勿负皇明浩荡。”
“谢殿下千岁隆恩!”小仓官恒敦如蒙大赦,连忙再次将额头重重磕在卵石地面上,这才在内侍几乎是用搀扶的方式下,略显踉跄地站起身。
他自始至终不敢与朱栋那冕旒后的目光对视,低垂着头,侧身引路,声音依旧带着颤音:“请……请殿下移步紫宸殿,册封大典……已准备停当。”
册封典礼的过程,极尽繁琐与庄重。在仿照大明规制、竭力布置得富丽堂皇的紫宸殿内,名贵的香木于鎏金香炉中焚烧,青烟缭绕,礼乐官演奏着悠扬的古调。
朱栋立于殿中主位,代表大明皇帝接受倭国君臣的朝拜,世子朱同燨与总督常升分列左右。
小仓官恒敦则跪在殿中御阶之下,聆听由大明礼部选派、声音洪亮的礼官,朗声宣读那用汉倭两种文字精心书写的册封诏书。
诏书以骈文体写就,辞藻华丽,先回顾了《大明国与倭国王友好互助条约》缔结时的“敦睦邦交”与“互助合作”,继而褒扬了小仓官恒敦“慕义来归”、“忠谨恭顺”、“治邦有方”,正式册封其为“倭郡王”,赐予金印、冕服、冠冕,并再次重申了大明在倭国的驻军、开矿、货币、法权等各项权益。
小仓官恒敦伏地聆听,每当诏书中出现“恭顺”、“慕义”、“忠谨”等字眼时,他的身体便难以自控地微微一颤,仿佛那些词语不是褒奖,而是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脊梁之上。
他必须用尽全身的力气,死死咬住牙关,才能控制住不在这决定命运的时刻失态,才能将那份几乎要破胸而出的屈辱感与炽烈杀意强行压抑下去。
他心中一遍遍疯狂地呐喊:忍耐!再忍耐片刻!待到今夜饯行宴,便是尔等明酋授首、天翻地覆之时!
宣诏完毕,进入最关键的授印环节。朱栋迈步上前,从内侍捧着的紫檀木匣中,亲手取过那方沉甸甸装有篆刻“大明敕封倭国郡王之印”的龟钮金印的印匣子。
当他将金印递向小仓官恒敦时,两人的手指有了瞬间的接触。
小仓官只感到一股冰凉的触感自朱栋指尖传来,并非寻常人的体温,倒像是触摸到了深埋于九幽之下的寒玉,那股寒意顺着指尖瞬间窜遍全身,让他激灵灵打了个剧烈的冷颤,双手一软,几乎要将那象征敕封的金印脱手坠地。
“倭郡王,接印之后,当时刻谨记君臣之分,恪守藩篱之责,抚育黎庶,勿负皇恩浩荡。”朱栋的声音依旧平稳无波,听不出丝毫喜怒,却仿佛带着千钧重压。
“臣……臣恒敦,叩谢天恩!定当……定当恪尽职守,永世效忠大明皇帝陛下,效忠……大明!”
小仓官恒敦几乎是凭借着求生本能,才将这番早已排练纯熟、此刻却字字诛心的效忠之言从牙缝里挤了出来,额角与鼻翼两侧,已布满了细密的、冰冷的汗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