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不是喊出来的,陈远坚定地说,是做出来的。我们要用事实说话。
会后又有一个好消息:之前帮扶过的作家苏怀瑾主动联系,愿意为非遗项目撰写专题文章。
陈主任,我听说有人攻击传统文化,苏怀瑾在电话里说,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的遭遇。请一定让我尽一份力。
第五节:短兵相接
三天后,非遗开放日在文化馆举行。出乎意料的是,现场来了很多年轻人,其中不少是看了短视频专程赶来的。
石守拙的工作台前围满了人,生漆夹纻的精妙工艺让观众惊叹不已。李慕远和张浩耐心解答着各种问题,他们的真诚打动了许多人。
然而,不和谐的音符还是出现了。几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年轻人突然闯入,声称要表演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要亵渎一件传统艺术品。
就在保安要上前制止时,陈远拦住了他们。他走上前,平静地说:
艺术可以创新,但不能践踏底线。如果你们真的懂艺术,应该知道什么是尊重。
那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心虚,灰溜溜地离开了。
事后陈远才知道,这是新潮文化策划的挑衅。但在文昌帝君的守护下,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
更让陈远欣慰的是,开放日结束后,网上开始出现大量自发的正面评价。许多年轻人晒出自己体验传统文化的照片,用行动反击那些抹黑。
原来传统文化这么酷!一条获得高赞的评论说。
第六节:深层较量
但是,陈远清楚,这场较量远未结束。
深夜的文昌殿中,他通过《功德簿》看到,新潮文化正在策划更恶毒的攻击。他们准备伪造证据,指控石守拙技艺造假,还要污蔑陈远收受贿赂。
更严重的是,他们开始把手伸向教育系统,试图影响教材编写,弱化传统文化内容。
这是要动摇文运根基啊。陈远意识到,必须采取更果断的措施。
他催动神力,做了三件事:
第一,让新潮文化的幕后金主在重要投资上突然失利,资金链出现危机;
第二,让该公司掌握的核心黑料泄露给监管部门;
第三,在文化领域的关键节点布下更强的守护。
同时,在现实中,陈远加快了《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他联系人大代表,推动将传统文化保护写入地方法规。
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他在起草说明中写道,要用法律武器守护文化根脉。
第七节:曙光再现
一周后,形势开始逆转。
先是新潮文化因税务问题被立案调查,接着多家媒体曝光了该公司收买水军、抹黑传统文化的事实。更让陈远欣慰的是,教育部门明确表示,新编教材将强化传统文化内容。
石守拙的非遗工作室也迎来转机。在苏怀瑾的深度报道发表后,多家博物馆主动联系要求收藏作品,还有企业表示愿意资助技艺传承。
陈主任,石守拙激动地老泪纵横,我们的坚持是对的!
最让陈远开心的是青少年群体的变化。在张浩等人的影响下,学校里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很多学生开始主动学习书法、国画、传统乐器。
《功德簿》显示,南都的文运在经过短暂波动后,不仅恢复了稳定,还变得更加浑厚。特别是青少年文运,在经历考验后,反而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第八节:新的起点
周末,陈远终于有时间陪林薇布置新家。书房已经初具规模,最醒目的是石守拙赠送的那支生漆夹纻毛笔,被郑重地摆在书桌正中。
你知道吗,林薇说,我们学校最近也开设了传统文化课,很受学生欢迎。
陈远微笑。这就是他最想看到的——文化传承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晚上,他独自在书房工作到很晚。当完成《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最后一稿时,已是凌晨。
他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南都市。这座城市的文化命脉,正在他的守护下悄然壮大。
文昌殿中,《功德簿》自动展开,显示出一条新的讯息:
文运长河,奔流不息。暗礁虽险,难阻大势。新芽已壮,当展新枝。
陈远明白,这是在提示他,是时候将文运守护推向新的阶段了。
他沉思片刻,有了新的计划:
要在社区建立文运观察点,及时发现文运波动;
要培养更多的文运使者,让守护的力量遍布全城;
要推动文运教育,让每个人都成为文运的守护者......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文运长河的守护,永远都在进行时。
(未完待续)
-----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科级帝君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