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周边的神农稻重现生机,古老的农耕智慧在赵琳等年轻人的努力下焕发新绿。陈远通过《功德簿》,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片土地上嘉禾之气愈发浓郁醇厚。
这一日,神农农耕文化节在修葺一新的炎帝陵广场举行。作为文旅局干部,陈远受邀出席。会场人头攒动,最吸引他的是广场一侧的长平十大碗非遗美食体验区。
陈主任,您也来尝尝咱们长平的特色!农业局的老赵热情地招呼他。赵琳正在给游客介绍:这是我们用本地特产红薯做的天和蛋,形状椭圆,象征团圆美满。
陈远接过一个椭圆形的天和蛋,金黄的外皮透着红薯的香甜。他细细品尝,感受到的不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有其承载的与。
老赵感慨道:十大碗里的食材,猪肉、鸡肉、红薯、扁豆、小米,哪一样不是土地里长出来的?这就是咱们长平人用最地道的物产,做出的最实在的饭菜。
赵琳补充说:爷爷常说,过去十大碗是招待贵客的最高礼节。水白肉考验火候,核桃肉香而不腻,肠子汤、丸子汤都是功夫菜。它承载的是咱们长平人朴素的待客之道和农耕生活的智慧。
陈远若有所思地点头。他能感受到,这十大碗中凝聚着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恩,是农耕文明在饮食文化上的生动体现。特别是那椭圆形的天和蛋,不仅形状别致,更蕴含着天和地合、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
---
是夜,文昌殿内。
《功德簿》上,那片代表炎帝陵和神农稻的金黄麦浪旁,悄然浮现出十只陶碗的虚影,碗中升腾着温润的热气。其中,椭圆形的天和蛋格外醒目,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嘉禾育民,民以食为天。陈远轻声道,长平十大碗,看似寻常农家宴席,实则是农耕文明血脉在当代生活的延续。其选材于本土,其技艺承古法,其形状寓吉祥。
他意识到,在推动神农农耕文化复兴的同时,挖掘和提升像长平十大碗这样的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同样是文旅融合、振兴文运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天和蛋这样形意俱佳的传统美食,更要注重保持其独特形态和文化内涵。
---
梦境之中,陈远的意念再次触及长平。
他看到了赵琳在与老厨师们探讨,如何保持天和蛋独特的椭圆形,同时提升其口感;
他看到文旅局的同事们在策划,将十大碗的制作体验纳入研学旅行,特别强调天和蛋等特色美食的文化寓意;
他也看到,餐饮经营者开始注重讲述每道菜背后的故事,尤其是天和蛋天和地合的美好寓意......
陈远在文昌殿中,提笔虚点,《功德簿》上那十只陶碗的虚影渐渐稳固,其中椭圆形的天和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五谷丰登,宴席飘香,形意相生,文脉绵长......
他知道,当古老的饮食智慧与现代生活创意结合,当特色美食的文化内涵被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根系便会汲取到更丰富的养分,愈发茁壮。
(未完待续)
-----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科级帝君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