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陈远在协助交警部门做一个关于“道路交通安全与司乘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的联合调研时,翻阅了不少旧资料和数据。其中,一份几年前的抽样调查引起了他的注意。调查显示,在当时的一段时间里,超过三成的车主会在车内放置一些“防身用品”,其中甩棍、棒球棒、可折叠的袖鞭位列前三。报告还附有一些市面常见产品的图片和简要说明。
看着图片中那些泛着金属冷光的甩棍、木质或铝制的棒球棒,以及看起来小巧却透着凌厉的袖鞭,陈远的心情有些复杂。他能理解在那些年,一些恶性社会治安案件经媒体报道后,给普通民众,尤其是经常独自驾车的司机带来的不安全感。这种将防身用品放入车内,寻求一点“物理保障”的行为,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安全感状态的微妙变化。
“主任,您看这个,”调研小组的年轻警员小刘指着报告说,“那几年这类东西卖得特别好,网上一搜一大堆。说实话,我们出警时,在不少车辆检查中也确实查到过,大多司机都说是为了‘防身’,求个心安。”
陈远点点头:“理解。但这些东西,真的能带来‘心安’吗?还是说,反而可能增加不必要的风险?比如情绪激动下的路怒冲突,或者被不法分子利用?”
小刘叹了口气:“是啊,这就是矛盾所在。我们也处理过不少因为行车纠纷,一方拿出甩棍或棒球棒威胁,导致冲突升级的案子。本来是小事,动了‘家伙’,性质就变了。”
晚上回家,陈远在小区地下车库,无意中看到邻居老张正从后备箱里拿出一个长长的帆布包,看形状,很像棒球棒。老张看到陈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嗨,以前放的,习惯了,也没啥用,就是图个心理安慰。”
“图个心理安慰……” 陈远咀嚼着这句话。这些冰冷的器械,承载的其实是人们内心深处对安全的渴望,以及对潜在威胁的恐惧。这种集体性的心理状态,在文昌法眼的视界下,又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它对整个社会的“文运”气场,会产生何种影响?
带着这份探究,他步入了梦境。
文昌殿内,景象颇为奇特。在代表“人间烟火”与“市井百态”的文运支流区域,陈远看到了一片稀薄但广泛弥漫的、带着警惕与不安因子的“灰色雾霭”。这雾霭并非源自某个具体的恶念或灾难,而是由无数细微的、个体化的“不安全感”汇聚而成。
而在这片灰色雾霭之中,沉浮着三种最为显眼的“器物之影”,它们散发着不同的能量波动,正是那三种流行的防身用品在集体意识中的投射。
书灵的身影在一旁凝聚,他指着那片灰色雾霭和其中的器物之影,语气平和地说道:“帝君,您今日所察,乃是人间‘自卫意识’的集体显化。此念本身,源于对秩序的依赖与对失序的恐惧,其存在,即是社会状态的一面镜子。”
“且让我们一观这三件‘心安之器’的虚实。”书灵说着,引导陈远将神识聚焦于那三件器物之影。
第一件:甩棍(金属短棍)之影
此影散发着冷硬、迅捷的银灰色光芒。在集体意识的投射中,它代表着“隐蔽、突然、以巧破力”的防卫理念。其优势在于便于携带,出其不意,能在狭小空间(如车内)快速施展,旨在瞬间制止威胁。
· 优劣显化:其光芒中,有“有效威慑”、“快速制敌”的正面光点;但也夹杂着“易于滥用”、“可能造成过度伤害”、“一旦使用不易控制力度”的暗色风险条纹。它像一把双刃剑,需要持有者具备极高的冷静和克制力。
第二件:棒球棒(木质或铝制长棒)之影
此影散发着厚重、势大力沉的土黄色光芒。它体现的是“力量威慑、保持距离、一力降十会”的防卫思路。优势在于威慑力强,攻击范围较大,能给持有者带来较强的心理支撑。
· 优劣显化:其光芒中,有“强大威慑”、“结构坚固”的稳定光斑;但更明显的是“不便携带与取用”、“动作幅度大、在车内难以施展”、“更容易在冲突中引发致命后果”的粗大黑色裂纹。它更像是一面重盾,但挥舞起来,自己也容易失控。
第三件:袖鞭(可折叠金属鞭)之影
此影散发着诡异、灵动的暗银色光芒。它代表着“奇门、技巧、以长击短”的防卫想法。优势是极其隐蔽,攻击距离可变化,令人防不胜防。
· 优劣显化:其光芒中,“极度隐蔽”、“攻击诡异”是其亮点;但充斥着“需要专门练习否则易伤自身”、“控制难度极高、极易造成严重切割伤害”、“法律风险模糊”的不稳定灰色漩涡。它如同一柄藏在袖中的毒蛇,用不好先伤己,用得好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创伤。
陈远的神识仿佛听到了来自那灰色雾霭中,无数持有者的心念回响:
“有这东西在手里,晚上开车心里踏实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科级帝君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