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明忍不住插话问道:“张顾问,报告中提到的能量密度…55kWh/kg…还有那聚变核心…都是真的?真的实现了稳定可控的微型聚变?”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数据是真的。”张飞肯定道,“原型机就在实验室,各位如果想确认,现在就可以过去看,顺便可以做些验证性测试。”
“现在?可以吗?”李振华眼睛一亮,他巴不得立刻亲眼见证这个奇迹。
“当然。”张飞做了个请的手势,“这边走。”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核心实验区。当那台两个砖头大小、外表略显粗糙的金属方盒——“麒麟”原型机,呈现在诸位能源领域顶尖专家面前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成了这些见多识广的专家们怀疑人生和重塑世界观的过程。
在张飞的允许和林沐瑶的协助下,专家团队对“麒麟”原型机进行了一系列他们所能想到的、以及张飞“友情提示”的极限测试。
大功率放电测试:当看到负载机上显示的输出功率轻松突破百兆瓦,而“麒麟”本体只是微微发热时,一位资深电网院士扶了扶快滑下鼻梁的眼镜,喃喃道:“这…这输出特性…比水电机组还稳!”
持续运行测试:看着“麒麟”在百分之五十额定功率下稳定运行数小时,各项参数纹丝不动,一位搞了三十年火力发电的总工目瞪口呆:“这…这燃料利用率…这稳定性…烧煤烧油简直是在犯罪!”
极端环境模拟:低温、高温、振动、电磁干扰…“麒麟”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定可靠,其展现出的鲁棒性让所有专家叹为观止。
当张飞轻描淡写地提到,之前城市停电时,他用一块早期工程样品临时支撑了帝豪酒店和一片老城区的部分用电时,李振华等人已经震惊到麻木了。
“神器…这是真正的国之神器啊!”李振华紧紧握着张飞的手,声音哽咽,眼眶都有些湿润了,“张飞同志!我代表国家能源部,代表所有饱受能源焦虑困扰的同胞,感谢你!你这是解决了我们心头最大的顽疾啊!”
孙启明更是激动得语无伦次:“颠覆!这是对整个能源体系的彻底颠覆!化石能源的时代…真的要结束了!”
之前还存在一丝怀疑的专家,此刻已是心悦诚服,看向张飞的眼神充满了敬佩与狂热。
“张顾问,这‘麒麟’电池,何时能够量产?”
“成本如何?有没有初步估算?”
“我们需要立刻制定新的能源战略!”
“能否尽快安排示范应用?”
面对众人七嘴八舌的急切询问,张飞依旧保持着那份让人抓狂的平静。
“量产还需要时间,主要是‘星屑晶’的规模化制备工艺需要优化,成本才能降下来。”
“示范应用没问题,基地这边正好缺个大容量的测试平台,李部长你们能协调一个合适的并网点吗?”
“能源战略是你们的事,我只负责把东西做出来。”
李振华立刻拍板:“并网点没问题!我亲自协调!就在隔壁省的示范园区,那里基础设施完善,电网容量足够!我们能源部全力配合‘麒麟’的后续测试和示范应用!”
他看着张飞,如同看着最珍贵的瑰宝,语气郑重无比:“张飞同志,从今天起,能源部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要人给人,要资源给资源!只求你一件事:尽快让‘麒麟’落地,造福于民!”
张飞点了点头:“我会尽力的。不过眼下,还得先把优化做完。”他看了看时间,对安国邦说:“安主任,后续对接的事情你负责吧,我和林工还得回实验室,有个散热片的结构需要调整。”
说完,在能源部一众大佬复杂难言的目光注视下,张飞就这么带着林沐瑶,又钻回了他的实验室,继续去捣鼓他那“小小的优化”了。
李振华等人站在实验区门口,看着那重新关上的气密门,半晌无语。
“老李…这位张顾问…还真是…特立独行啊。”一位院士苦笑着摇头。
“天才总是有些怪癖的。”孙启明倒是很理解,“他能把‘麒麟’做出来,就是把天捅个窟窿,我们也得给他撑着!”
李振华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坚定和振奋:“立刻回部里!召开紧急会议!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为‘麒麟’的诞生,铺好所有的路!能源革命…就从今天,从龙巢基地,正式开始了!”
喜欢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