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乐城的冬,是被风刃雪片雕琢出的孤寂牢笼。第一场真正的大雪落下,将血与火的痕迹暂时掩埋,却也带来了刺骨的宁静。就在这片银装素裹之下,几道与北地风雪格格不入的身影,裹着厚重的牦牛皮裘,脸上带着高原日照留下的赭红,在拓跋珪心腹的引导下,如同雪地里的狐狸,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北魏王庭的核心。吐蕃的使者,到了。
接见的地点,选在王宫深处一间远离正殿、炭火烧得极旺的暖阁。厚重的毛毡垂落,隔绝了外间的风雪声,也隔绝了窥探的视线。空气里弥漫着松木燃烧的清香与奶酒的醇厚,却压不住那份几乎凝成实质的谨慎与试探。墙壁上悬挂的狼头标本,在跳动的火光映照下,双目幽深,仿佛也在审视着这场即将改变格局的会面。
拓跋珪高踞主位,一身玄色皮裘,更衬得他面色冷峻。他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为首的吐蕃使者——噶尔·东赞域松。此人约莫三十余岁,眼神精明锐利,举止间既有部落贵族的豪迈,又不失使者的圆滑与审慎。他依照吐蕃礼节,庄重地献上象征纯洁与敬意的洁白哈达,随后捧出沉重的檀木匣,匣内是论赞弄囊以金粉书写、盖有雪豹图腾金印的国书,以及一封火漆密封、由张雁亲笔书写的密信。
通译将赞誉的问候与对“北方雄鹰”的敬仰娓娓道来,言辞恳切,极尽外交辞令之能事。暖阁内,只有通译低沉的声音和炭火偶尔的噼啪作响。但当张雁的密信内容被转述时,空气仿佛骤然收紧,连火焰都似乎摇曳了一下。信中没有虚词赘语,开门见山,直指苻秦乃两国共同之心腹大患,其势愈强,则北魏与吐蕃生存空间愈蹙。信中还犀利地剖析了秦军看似强大,实则因疆域辽阔而兵力分散的弱点,并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且具体的协同作战构想:来年春夏,当秦军主力被北疆可能的战事牵动心神之际,吐蕃利刃将悍然出鞘,集结精锐,同时猛攻河西与蜀地西线数个关键隘口,不惜代价,力求撕开裂口,让苻坚尝尝东西难以兼顾、首尾不能相救的苦果。
拓跋珪指尖轻轻敲击着包金的虎形扶手,内心的波澜被强行按捺在冷硬的面孔之下。这提议,像黑暗中突然亮起的火把,不仅照亮了看似无解的困局路径,更映出了他眼底深处被压抑已久的、对破局与反击的渴望。他深吸一口气,那带着松香与奶酒气息的空气,此刻仿佛也充满了力量。“赞誉高瞻远瞩,张雁先生洞若观火!”他声音沉稳,带着一种找到同道者的慨然,又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苻坚狂妄,视天下英雄如草芥,妄图以一家之力压服四海,合该有此一劫!我大魏铁骑,枕戈待旦久矣,早已渴望饮马黄河,犁庭扫穴!若得高原雄鹰在西线振翅高飞,牵制秦军主力,东西呼应,何愁强秦不破!此真乃天赐良机!”
接下来的几日,盛乐城内依旧风雪连天,万物蛰伏,而这间暖阁却成了风暴眼中短暂的、异常忙碌的平静之地。烛台换了一茬又一茬,地图被反复铺开、卷起,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石子在秦魏边境、秦吐边境标记出可能的进军路线和攻击重点。双方摒弃了繁文缛节,在跳跃的烛光下,在地图的山川险隘之间,低声而迅速地交换着彼此掌握的情报——秦军北疆主要将领的脾性、边境戍堡的分布与兵力、西线张蚝与杨定所部的动向、粮草转运的路线与时序。他们小心翼翼地勾勒着来年攻势的模糊轮廓,探讨着发动时机的微妙配合,甚至试探性地讨论起一旦成功,河西陇右的富庶草场、盐铁之利,幽并之地的战略要冲、人口城郭,将如何重新划分。每一个承诺都伴随着审视,每一次点头都暗藏权衡。
没有歃血为盟的隆重仪式,没有白纸黑字的坚固盟约,只有心照不宣的默契与基于现实利益的脆弱结合。他们约定,如同草原狼群与高原雪豹的阴影,将在来年某个约定的时刻,同时从两个方向扑向共同的猎物。北魏的铁蹄将在北疆扬起遮天沙暴,吸引秦军的目光与主力;吐蕃的“飞鹘军”则如突如其来的雪崩,利用山险,多路并进,猛烈冲击西线关隘,使其腹背受敌。然而,在这看似热烈、目标一致的商讨背后,是拓跋珪内心深处对高原盟友那遥远而神秘的兵力能否如期、全力发动的隐忧,是噶尔·东赞域松对北地胡人骁勇善战却也反复无常秉性的深深疑虑,以及对张雁如此积极推动此战略背后,那浓得化不开的个人仇恨是否会影响判断的担忧。这仓促结成的联盟,从诞生之初,便如履薄冰,根基浅薄得仿佛能被一阵大风吹散。
千里之外的洛阳,紫宸殿的灯火常常亮至深夜,与盛乐暖阁的烛光遥相呼应,却照映着截然不同的心思。当那些关于“异域使者形貌奇特”、“多次秘密进入王宫暖阁”、“携带疑似高原珍宝”的零星情报,经过“绣衣”分布在北疆乃至盛乐城内暗桩的拼凑、分析与印证,最终凝结成一份措辞严谨、推断合理的密报,被影狼首领亲自呈送到苻坚面前时,这位掌控着庞大帝国的君王,正独自对着棋盘上的一局残棋沉思。棋盘上黑白子纠缠绞杀,形势微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