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夜访废宅,寻找密码密钥
腊月十五,月黑风高。墨苏揣着那枚逆序开之的铁牌,如鬼魅般穿行在宣武门外的陋巷中。铁牌是冰冷的,但父亲的笔迹却像烙铁般烫在他心口。今夜,他要打开父亲留在废宅中的最后一道锁,取出《听雨笔记》卷二补遗。根据补遗中的密写地图,那里面藏着东宫明德堂藏银的精确数目与位置——这是小年夜对决的关键筹码。
废宅位于果子巷最深处,门楣上的墨香书坊匾额已被风雨剥蚀得只剩一个字。十年前,这里曾是京城最雅致的私人书坊,专供达官贵人定制古籍善本。父亲被捕后,书坊被查封,渐渐沦为鬼屋。街坊们都说,夜里常听见有人在里面吟诗,声音极像死去的墨御史。
墨苏用父亲留下的铜钥匙打开锈迹斑斑的铜锁,推门而入。院内荒草及腰,积雪下埋着破碎的陶罐与朽烂的经卷。他穿过前厅,来到后院的书房。这里曾是父亲密谈之所,四面书架围成密室,中央一张黄花梨书桌,桌上还摆着那方父亲最爱的寒山歙砚。
他移开书桌,地砖下露出一个铁盒,盒上正是那副九宫格密码锁。九个格子刻着:三、更、听、雨、竹、影、西、窗、月。墨苏深吸一口气,按照逆序开之的提示,将三更听雨竹影西窗倒转为窗西影竹雨听更三,依次按下。
锁未开。
他额头渗出冷汗。难道是理解错了?他闭目回忆铁牌上的每一个字:八字为匙,逆序开之。逆序,逆的是字序,还是笔画序?或者是……时间序?
他想起《听雨笔记》卷一中曾提到:密码之道,在于时空交错。今之序,或乃昔之逆;地之序,或乃天之逆。逆序指的不是文字,而是这八个字对应的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他迅速在脑中梳理:父亲笔记中,指子时,指事件,指地点,指结果。若按时间先后,应是(事件起因)在前,(时间)居中,(地点)在后,(结果)为终。顺序应为:听雨三更竹影西窗。
他尝试按下听、雨、三、更、竹、影、西、窗,九宫格依旧纹丝不动。
就在此时,窗外传来一声极轻的猫叫,三长两短。这是苏云漪的暗号,意味着潜龙阁追兵已至,速离。墨苏心头一紧,手上动作更快。他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最复杂的锁,往往用最简单的钥匙。
最简单的钥匙……他看向九宫格中央的字。这个字,既不在三更听雨竹影西窗之中,也不在父亲的提示里。但它却占据了九宫格的中宫位置。莫非,它才是真正的?
他想起父亲曾教他破解鲁班锁的诀窍:中宫为天,天不动,地动;地不动,人动。他试着按住字,顺时针转动九宫格底盘。果然,底盘发出轻微的声,八个字格竟能移动了!
他按照二字,将窗西影竹移到左侧,雨听更三移到右侧,形成左右对调的格局。当他按下最后一个字时,铁盒地弹开。
盒中是一卷丝绢册子,正是《听雨笔记·卷二补遗》,还有一枚玉印,印文是二字。他来不及细看,将东西揣入怀中,正欲离开,却听见书架后传来的骨骼摩擦声。
一个黑影从暗角走出,身形佝偻,声音沙哑:小主人,拿了东西就想走?
墨苏浑身汗毛倒竖。这废宅中竟还有人!他摸向腰间的匕首,却见那黑影点燃了火折子,露出一张满是疤痕的脸——是父亲当年的老仆,墨忠!
忠叔?墨苏失声惊呼。墨忠在父亲入狱后不知所踪,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没想到竟藏身于此。
小主人,老奴等了您十年。墨忠颤巍巍跪下,老爷被捕前,命老奴在此守宅,等您来取东西。老奴不敢擅离职守,也不敢暴露身份,只得扮作游魂,吓走闲人。
他指向铁盒底部:老爷还有最后一句话,刻在盒底。
墨苏翻过铁盒,果然在底部看见一行用微雕技术刻下的字:若吾儿至,见此盒,当知为父非死于冤屈,死于选择。三党之财,皆入东宫,东宫之财,皆奉陛下。为父之死,是陛下所需,亦是天下所需。吾儿不必报仇,只需将真相,告知天下。
墨苏泪如雨下。他以为父亲是被人构陷而死,是含冤而亡。却没想到,父亲是自愿赴死,是为了让皇帝有理由清查三党,是为了大局!
老爷还说,墨忠递给他一块带血的玉佩,这玉佩,是东宫内应的信物。老爷本可不死,只要交出名单。但老爷说,是将来制衡陛下的最后一枚棋,不能交。所以,老爷选择了死。
墨苏接过玉佩,触手冰凉。玉佩上刻着二字,背后是一串编号:丁巳一七九。这是御前暗探的最高编号,意味着是皇帝最早安插的暗桩之一,地位仅次于苏云漪的父亲。
忠叔,你可知是谁?
墨忠摇头:老爷从未透露。但老奴曾听老爷酒后自语:竹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诗,或藏玄机。
这是林逋《山园小梅》的名句。墨苏反复咀嚼,、,莫非与是两个人?或者,只是代号,真身藏在水清浅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墨苏传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墨苏传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