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总政的合作敲定后,效率高得惊人。
仅仅两天后,一架军用专机就降落在了国防大学的机场。
贺凡在龙校长的特批下,由指导员陪同,登上了前往京城总政歌舞团的飞机。
此行的目的,是作为《咱当兵的人》的创作者,现场指导这首歌的录制工作。
总政歌舞团,坐落在京城的一个大院里,充满了庄严而又富有艺术气息的氛围。
团长李援朝,早已带着一众歌舞团的领导和核心成员,在门口迎接。
当他们看到从车上走下来的,那个身穿笔挺军装,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少年时,饶是这些见惯了大场面的艺术家们,眼中也充满了惊叹。
“贺凡同志,欢迎你!”李援朝紧紧握住贺凡的手,那份热情,发自肺腑。
“李团长,各位老师好。”贺凡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不卑不亢。
在会议室里,李援朝向贺凡介绍了今天参与录制的核心团队。
当一个个熟悉而又只存在于前世记忆中的名字响起时,贺凡的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一丝波澜。
阎为文、郁军剑、宋英、杨鸿基等等。
他们,都是这个世界里,总政歌舞团的台柱子,是家喻户晓的军旅歌唱家。
此刻,他们都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少年。
“小贺啊,你的那首《咱当兵的人》,我们都研究过了,写得是真好!唱到我们心坎里去了!”阎为文老师率先开口,声音洪亮,性格爽朗。
“是啊,尤其是那句‘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太实在了,把我们当兵人的那点心思,全给写透了。”郁军剑老师也笑着附和。
面对这些前世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艺术家,贺凡表现得从容而得体。
他没有因为对方的身份而紧张,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才华而倨傲。
与他们交流着对歌曲的理解,分享着创作时的心路历程。
他那超越年龄的见识和谈吐,很快就赢得了所有老艺术家的好感和认可。
简单的交流后,录制工作正式开始。
担任主唱的,是团里最年轻的一位,也是被誉为“军中新声代”的男高音歌唱家,刘峰。
刘峰的唱功无可挑剔,音色高亢嘹亮,技术在国内属于顶尖水平。
当他走进录音棚,在顶级乐队的伴奏下,开始演唱时,那专业的歌声,立刻让整个录音棚都为之震撼。
然而,一曲唱罢。
所有人都觉得,唱得很好,很完美,但……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李援朝皱着眉头,对控制室里的众人问道:“你们感觉怎么样?”
阎为文沉吟道:“技巧、音准,都是满分。但……味道不对。”
“对,就是味道不对。”郁军剑也点头,“刘峰唱得太‘华丽’了,像是在音乐厅里表演的英雄赞歌。但这首歌的根子,是在训练场,在边防哨所,它应该是泥土里长出来的,带着汗味儿的。”
问题找到了,但怎么解决?
刘峰也有些委屈,他已经尽力在收敛自己的技巧,想唱得“朴实”一些,但他常年美声唱法的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他又试了几遍,但效果依旧不理想。
整个录音工作的气氛,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僵局。
就在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坐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贺凡身上。
李援朝走过去,诚恳地问道:“小贺,你是这首歌的原创者,你来说说,问题到底出在哪?”
贺凡知道,该他出场了。
他站起身,对着控制室里的刘峰说道:“刘老师,您的演唱非常出色。但您可能忽略了这首歌里,最重要的一个字。”
“哪个字?”刘峰好奇地问。
“‘咱’。”贺凡回答。
他顿了顿,解释道:“这首歌,叫《咱当兵的人》,而不是《我当兵的人》或者《他当兵的人》。”
“‘咱’这个字,代表的是一种集体感,是一种不分彼此的亲切。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歌颂,而是拍着身边战友的肩膀,一起扯着嗓子拉歌时的那种感觉。”
“所以,唱这首歌,不能用‘端着’的姿态,要用‘唠嗑’的姿态。”
“您不用去想怎么把音唱得更高,把技巧展现得更完美。您就想象自己是一个刚训练完,浑身是汗的老班长,坐在马扎上,跟一群新兵蛋子,吹着牛,聊着天,然后哼起了这首歌。”
“您试着,把声音放低半个调,用胸腔的共鸣多一些,带一点点沙哑的颗粒感,就好像嗓子里含着一口风沙。把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嘴里‘说’出来,而不是‘唱’出来。”
贺凡的这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艺术家,都愣住了。
他们都是音乐领域的专家,但从未有人能把一首歌的情感内核,剖析得如此透彻,如此形象。
“用‘唠嗑’的姿态去唱”,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录音室里的刘峰,更是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他闭上眼睛,仔细回味着贺凡的话,脑海中努力构建着那个“老班长”的形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