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期末。
国防大学的学习氛围,比任何一所地方大学,都要紧张百倍。
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操场上,夜跑的学员,喊着嘹亮的口号,汗如雨下。
在这里,每一个科目,都与荣誉挂钩,与未来的军旅生涯,息息相关。
挂科,不仅是耻辱,更是对军人身份的亵-渎。
然而,在这片紧张的氛围中,却有一个人,显得格格不入。
贺凡。
当所有同学都在为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焦头烂额,挑灯夜战时。
他却像个没事人一样。
白天,他依旧雷打不动地,去王崇山教授的材料学实验室,和林海峰院士的信息安全实验室,“打卡上班”。
晚上,他则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对着一台高配置的电脑,不断地敲击着键盘。
屏幕上,不是复习资料,而是一些看起来无比复杂的三维建模软件,和密密麻麻的天体物理学公式。
他这副“不务正业”的模样,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这家伙,也太狂了吧?期末考试都不复习?”
“他不会以为,凭着那点小聪明,就能应付国防大学的考试吧?”
“等着看吧,这次他要是挂科,那可就成了全校最大的笑话了。”
一些之前对他心存敬畏的同学,此刻也开始窃窃私语。
他们承认贺凡在某些领域是天才,但他们不相信,有人可以违背“学习”这个基本规律。
不复习,就想拿高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就连陈默,这个贺凡最忠实的“技术信徒”,都忍不住提醒他。
“贺凡,明天的《电磁学》是闭卷考试,出题的是物理系的‘灭绝师太’,挂科率常年保持在百分之四十以上。你……真的不看看书吗?”
贺凡抬起头,将电脑屏幕上一个刚刚渲染完成的,“行星发动机”的三维模型,保存了下来。
他伸了个懒腰,笑了笑。
“放心,该看的,都在脑子里了。”
……
考试周,正式来临。
第一门,就是号称“大一新生噩梦”的,《电磁学》。
监考的,正是那位不苟言笑,以严格着称的“灭绝师太”,李教授。
当她走进考场,看到贺凡那一脸云淡风轻的模样时,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对于这个名满全国的“天才学生”,她早有耳闻。
但她向来不信什么天才。
在物理学的世界里,只有勤奋和严谨,才是唯一的通行证。
她倒要看看,这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年轻人,到底有几斤几两。
试卷,发了下来。
整个考场,瞬间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太难了!
今年的题目,比往年任何一次模拟考,都难了不止一个档次。
各种刁钻的题型,复杂的计算,让大部分学员,刚拿到卷子,心态就有些崩了。
然而,贺凡的脸上,却没有任何波动。
他拿起笔,从第一题开始,行云流水地写了下去。
那些让其他人绞尽脑汁的公式和定理,在他的笔下,仿佛变成了最简单的加减乘除。
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伦兹力,电磁感应……
所有的知识点,都像最听话的士兵,被他精准地,调度到了最合适的位置。
不到半个小时。
当大部分人还在为一道选择题苦苦挣扎时。
贺凡,已经做到了最后一道,分值高达三十分的压轴大题。
这道题,堪称变态。
它给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关于“高维空间电磁场分布”的理论模型,要求考生推导出,在该模型下,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以及可能产生的“时空涟漪”效应。
这道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本科生的知识范畴,甚至涉及到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的部分内容。
“灭绝师太”出这道题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让学生做出来。
她只是想,借此,打击一下这群天之骄子的傲气。
在她看来,能有学生写出第一步的解题思路,就已经算是顶级天才了。
然而,当贺凡看到这道题时。
他的眼睛,瞬间亮了。
这道题的理论模型,竟然和他最近正在研究的,那个关于“引力弹弓”和“空间跳跃”的科幻设定,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简直是,送到嘴边的美味。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在答题纸上,展开了疯狂的推演。
他没有用常规的解题方法。
而是直接引入了“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这两个,研究生都觉得头疼的,高级数学工具。
一行行优美而又复杂的公式,在他的笔下,不断地延伸。
仿佛不是在解题,而是在谱写一首,关于宇宙的,壮丽的诗篇。
四十分钟后。
贺凡放下了笔。
整张试卷,被他答得满满当当,字迹工整,逻辑清晰。
他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
在所有人不可思议的目光注视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