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看片会的结果,以一种近乎“全票通过”的姿态,尘埃落定。
周怀安局长当场拍板,《我不是药神》无需再进行任何删改,以最完整的版本,通过审核。
并且,他亲自协调,将其列为“国家年度重点文化项目”,要求全国所有院线,必须给予最高级别的排片支持。
有了这道“尚方宝剑”,之前所有对这部电影的疑虑和阻挠,都烟消云散。
瑞辉制药等医药巨头,虽然恨得咬牙切齿,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颗“炸弹”,被推向市场,再也不敢搞任何小动作。
他们知道,这部电影的背后,站着的,已经是国家的意志。
暑期档,如约而至。
《我不是药神》,在几乎没有任何大规模商业宣传的情况下,低调地,在全国超过一万家影院,同步上映了。
上映首日,排片率只有百分之十五。
因为同期,还有好几部由流量明星主演的,好莱坞特效大片,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院线经理们,虽然不敢违背上面的指示,但心里,其实并不看好这部电影的票房。
“题材太沉重了,观众看电影,是图个乐呵,谁愿意花钱去电影院里哭啊?”
“没有明星,没有特效,现在的年轻人,不吃这一套。”
然而,他们都错了。
他们严重低估了,一个好故事,所能爆发出的,最原始,也最强大的力量。
上映第一天。
凡是走进影院,看完了《我不是药神》的观众,走出来时,几乎都是同一个状态。
眼睛通红,沉默不语。
但很快,这种沉默,就在网络上,发酵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口碑的海啸。
豆瓣电影,开分9.3!
这个分数,直接空降年度国产电影榜首!
评论区里,没有粉丝控评,没有水军刷帖。
有的,只是一个个普通观众,用最真挚,也最朴素的语言,写下的,发自肺腑的观后感。
“我发誓,这是我这辈子,在电影院里,哭得最惨的一次。后半段,我几乎是抽搐着看完的。”
“电影结束,灯亮了,没有一个人起身离场。所有人都静静地坐着,听完了片尾曲。那种感觉,太震撼了。”
“这不是一部电影,这就是现实!我的家人,就正在经历着这一切!感谢贺凡,感谢凡尘工作室,谢谢你们,敢把这一切,拍出来!”
“我之前一直不理解,贺凡为什么要去拍这样一部电影。现在我懂了。有的人,拍电影是为了赚钱。而有的人,拍电影,是真的想,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这些饱含着真情实感的评论,像一颗颗火种,迅速点燃了整个社交网络。
#我不是药神看哭了#
#请给药神多一些排片#
#希望现实里,也有程勇#
一个个话题,自发地,被网友们顶上了热搜。
第二天。
各大院线的经理们,震惊地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我不是药神》的上座率,竟然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九十!
几乎是场场爆满。
而同期那几部好莱坞大片,上座率,却连百分之三十都不到。
市场的力量,是最诚实的。
经理们不再犹豫,立刻开始疯狂地,为《我不是药神》增加排片。
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
上映第三天,《我不是药神》的全国排片率,已经实现了惊天的逆袭,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六十!
票房,也随之,开始爆炸。
首日,八千万。
次日,一点五亿。
第三日,三亿!
……
它像一头苏醒的猛兽,以一种摧枯拉朽的姿态,碾压了同期所有的竞争对手。
那些所谓的“好莱坞特效大片”,在它面前,被衬托得,像一个笑话。
而这部电影,带来的影响,还远不止于票房。
它真正地引发了一场全民范围内的,关于“天价药”、“医保改革”的大讨论。
无数的媒体,开始深入报道慢粒白血病人的生存困境。
无数的法律专家,开始公开探讨“专利药”与“仿制药”之间的法律和伦理边界。
无数的普通人,第一次,开始关注到,那些隐藏在社会角落里,被病痛和贫穷折磨的,弱势群体的命运。
电影里,那句最扎心的台词——“我病了三年,吃了三年正版药,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更是被无数人引用,成了刺向这个社会,最尖锐的一根刺。
民意,汇聚成了一股,无法被忽视的,磅礴的力量。
这股力量,最终,涌向了京城。
涌向了那些,决定着这个国家未来的,最高决策者的案头。
……
电影上映后的第二周。
京城,国家最高议事大厅。
一场由总理亲自主持的,高级别的,闭门会议,正在召开。
与会的,是来自卫生部、药监局、医保局、以及最高法的所有核心领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