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告诉他们,我们要用火箭上去了?”
贺凡的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在华夏航天城的核心团队中,炸响。
所有人都愣住了。
不用火箭,那用什么?
难道,真的要用那台,只存在于理论和模型中的,行星发动机?
贺凡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
他直接,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了“祝融号”登月计划的,最终方案。
那是一个,足以让全世界所有航天专家,都为之疯狂的,颠覆性的构想。
整个计划,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天梯”工程。
在酒泉发射中心,建造一座,史无前例的,巨大的,垂直总装与发射平台。
这个平台,将不再使用传统的,倾斜式的发射架。
而是像一座,直通天际的,钢铁高塔。
第二部分,是“摆渡车”工程。
建造一艘,可重复使用的,空天一体化运输舰。
这艘运输舰,被命名为“羲和号”。
它的大小,堪比一艘小型的航空母舰。
它的动力来源,正是那台,已经完成了最终设计的,“祝融一号”行星发动机。
整个登月流程,简单而又粗暴。
“羲和号”飞船,将在“天梯”平台上,完成燃料加注和人员物资装载。
然后,行星发动机点火,以垂直起降的方式,直接,冲出大气层。
凭借着行星发动机那,毁天灭地般的恐怖推力,它根本不需要,像传统火箭那样,进行复杂的多级分离和轨道变轨。
它要做的,就是一件事。
力大砖飞。
用最不讲道理的方式,以最短的直线距离,飞向月球。
当贺凡,将这个疯狂的计划,讲解完毕时。
整个报告厅,鸦雀无声。
所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用一种,看神仙的眼神,看着他。
这已经不是“大胆”了。
这是,在用,科幻小说里的方式,去搞航天。
“贺……贺总指挥。”一位负责结构力学的老院士,声音颤抖地问道,“这个计划,理论上……确实可行。但是,工程量,也太……太恐怖了。无论是‘天梯’,还是那艘‘羲-和号’,以我们现有的工业能力,想要把它造出来,恐怕……至少需要十年。”
“十年?”
贺凡笑了。
“王院士,您太小看,我们华夏的,基建速度了。”
他转过身,看向身后的,国家发改委的负责人。
“报告一下,我们的准备情况。”
那位负责人站起身,推了推眼镜,打开了一份文件。
他的声音,平静,却又充满了,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
“报告总指挥。”
“根据您的要求,‘天梯’工程所需的,三十万吨特种钢材,全国十三家顶级钢铁集团,已经连夜调整生产线,保证在三个月内,全部交付。”
“工程所需的,八万名高级技术工人,和一万名工程师,已由中建和中铁两大集团,从全国各个重点项目中,抽调完毕,随时可以进场。”
“‘羲和号’飞船所需的,所有核心零部件,包括超导磁体、聚变反应堆、以及您亲自设计的‘龙芯’宇航级芯片,全国超过三百家顶级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已经成立联合攻关小组,立下军令状,保证在半年内,完成所有部件的生产和交付。”
“我们,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一切。”
“您只需要,下达,开始的命令。”
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航天专家,都感觉自己的血液,在燃烧。
他们这才明白,什么叫做,大国之力。
什么叫做,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这个国家,只要目标确定,只要意志统一。
就没有,完不成的奇迹。
贺凡,看着台下那些,眼神已经变得无比炽热的科学家们,点了点头。
他知道,人心,齐了。
他拿起通话器,接通了最高决策层的,红色专线。
他只说了一句话。
“报告首长,‘流浪地球’计划,地面工程部分,请求,正式启动。”
……
从那天起。
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的建设,在华夏辽阔的国土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西北的戈壁滩上。
数万名工人,和数千台重型机械,如同蚂蚁雄兵般,日夜不停地,奋战着。
那座名为“天梯”的,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建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它的每一寸钢筋,都凝聚着,这个国家最顶尖的工业实力。
它的每一颗螺丝,都承载着,一个民族飞向星辰的梦想。
而在京郊的航天城里。
“羲和号”飞船的建造,也在同步进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精密,最先进的零部件,像流动的血液般,源源不断地,汇集到这里。
然后,被那些最优秀的工程师们,以一种近乎于艺术品的方式,组装在一起。
贺凡,则像一个最严格的,总监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