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的书房,和他的人一样,看似朴素,实则底蕴深厚。
整整三面墙,都是顶天立地的紫檀木书架。
上面没有摆放任何时下流行的畅销书,全是线装的古籍和泛黄的史料。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混杂着书墨香和岁月沉淀的独特味道。
林可欣没有说话。
她走到一张宽大的书案前,从一个紫檀木的画筒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幅画卷。
她将画卷在书案上缓缓展开。
动作轻柔,而又充满了仪式感,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贺凡走上前去。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气势磅礴的青绿山水长卷。
层峦叠嶂,江河浩渺,画工精湛,气韵生动。
画卷的引首处,有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千里江山。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贺凡一眼就认了出来。
但他随即又摇了摇头,“不对,这是仿作。虽然仿得极像,但用墨的层次感,和原作,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他的话,让林可欣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这幅画,是国内顶尖的国画大师,耗费了数年心血,临摹出来的,最接近原作的仿品。
一般的专家,不借助仪器,都很难分辨。
而眼前这个少年,竟然只凭肉眼,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这份眼力,非同小可。
“你看出来了?”林可欣的声音,依旧清冷,“那你看得出,这画里,还藏着什么吗?”
她将画卷,完全展开。
然后,指向了画卷末尾处,那一片看似是作者题跋的,蝇头小楷。
贺凡凑近了,仔细看去。
那段题跋,写的是一些,关于此画创作心境的,寻常文字。
字迹,模仿的是宋徽宗的“瘦金体”,笔画犀利,风姿绰约。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天衣无缝。
“这里面,藏着一首藏头诗。”林可欣开口,像一个正在出题的老师,“七言绝句,二十八个字。你要是能把它找出来,我就算你,过了我爷爷那一关。”
这是,赤裸裸的,考验。
也是,她这个天之骄女,对贺凡这个“天选之子”,发起的,第一次挑战。
贺凡闻言,笑了。
他没有急着去找。
而是绕着书案,慢悠悠地,走了一圈。
他打量着这间书房,打量着书架上那些,已经绝版的史书。
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林可欣那双,因为长时间修复文物,而显得格外修长,也格外稳定的手上。
“这应该不是,你爷爷的考验吧?”贺凡忽然开口,答非所问。
“这,是你的考验。”
林可欣的眼神,微微一凝。
“有区别吗?”
“当然有。”贺凡再次走回书案前,目光,重新落在了那段题跋上。
“你爷爷,想看的,是我这个人,值不值得他孙女托付。”
“而你,想看的,是我这颗脑子,够不够资格,让你高看一眼。”
“对吗?”
这番话一针见血。
将林可欣内心深处,那点不服气的骄傲小心思,给剖析得淋漓尽致。
林可欣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除“清冷”之外的表情。
是被看穿了心思的一丝窘迫。
但她,没有反驳。
贺凡见状,也不再逗她。
他伸出手指,没有去一个字一个字地找。
而是,直接,在那数百个蝇头小楷中,点出了,二十八个,看似毫不相干,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字。
他的手指,移动得飞快。
仿佛,那首藏头诗,不是他找出来的,而是,本来就清清楚楚地,印在他脑海里一样。
当他点出最后一个字时。
一首完整的,七言绝句,呈现在了两人面前。
【金戈铁马入梦来,古道西风卷尘埃。君王不见烽烟起,士子何须上高台。】
一首,充满了苍凉和悲壮意味的,边塞诗。
林可欣的瞳孔,不受控制地,收缩了一下。
她的大脑,一片空白。
她设想过,贺凡可能会花很长时间,甚至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找出这首诗。
她甚至做好了看他出糗的准备。
但她做梦也没想到。
对方竟然只用了不到十秒钟。
就以一种近乎于“神谕”的方式直接给出了答案。
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不合逻辑!
“这……这不可能……”她下意识地,喃喃自语,“这首藏头诗,用的是最复杂的‘乱序散星’藏法,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你……你怎么可能,这么快就……”
“因为,我没有在找字。”贺凡的回答,再次颠覆了她的认知。
他指着那段题跋,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我在读‘气’。”
“你仔细看这几百个字,虽然写的都是风花雪月。但是那二十八个被藏起来的字,它们的笔锋,下笔的力度,都比旁边的字要重了那么一丝丝。”
“这一丝丝的差别,肉眼几乎无法分辨。但是,它会形成一种气韵上的不和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