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家有道”
傍晚时分,王婉宁抱着林砚在庭院中散步,月娘跟在身旁汇报家务。
按照姐姐的吩咐,各房用度都减了三成。月娘翻看着账本,大厨房的采买也减少了,以后要多用庄园自产的菜蔬。后山的野菜我也让人去采了些,可以添补着用。
王婉宁点头:很好。另外,从明日起,每旬才吃一次肉,平时以素食为主。
这时,林砚醒了,奶娘抱过来喂奶。王婉宁看着儿子吮吸的模样,轻声道:委屈砚儿了,这么小就要跟着我们过苦日子。
月娘柔声安慰:姐姐别这么说。乱世之中,能平安就是福气。等砚儿长大了,定会明白姐姐的苦心。
三姨娘和四姨娘也来了,带着各自房中用不着的首饰。三姨娘拿出一对金镯子,四姨娘贡献了一支珠钗。
这些首饰姐妹们暂时用不着,先拿来应应急。三姨娘说。
王婉宁感动地握住她们的手:有你们这样的姐妹,是我林婉宁的福分。
“多方周旋”
次日清晨,林枫从外面回来,带来一个重要消息:朝廷派了新的江南节度使,不日就要到任。
这位节度使是宇文述的门生,我们要早做准备。林枫神色严肃。
王婉宁沉吟片刻:既然如此,我们更要保持中立。给新节度使的贺礼,要比给其他各方稍厚一分,但不能太过明显。
月娘立即领会:我这就去准备。用上等苏州绣品,配些本地特产,价值与给瓦岗军的相当,但更显用心。
还要准备一份厚礼,以商会名义送给节度使的师爷。王婉宁补充道,这些具体办事的人,往往比主子更难应付。
三姨娘好奇地问:姐姐怎么懂得这些?
王婉宁轻叹:这都是母亲当年教的。她说,治家如治国,既要明面上的规矩,也要暗地里的打点。
“意外来访”
就在新节度使到任的第三天,一队官兵突然来到庄园。为首的是一名参军,态度傲慢。
奉节度使之命,特来征收军饷。参军开门见山,林家是江南首富,当为表率。
王婉宁心中冷笑,知道这是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她依旧从容应对:大人言重了。林家不过是做些小本生意,哪里称得上首富。
月娘适时递上一个锦盒:这是林家的一点心意,还请大人笑纳。
参军打开锦盒,见里面是二百两黄金,脸色稍缓,但仍不满足:就这么点?节度使大人那里...
大人放心。王婉宁接口道,节度使大人的贺礼早已备好,明日就派人送去府上。
她刻意顿了顿,又说:听说大人是太原人?巧了,我们商队在太原有个分号,以后还要请大人多多关照。
这话说得含蓄,却暗示着往后还有好处。参军终于露出笑容:夫人客气了。既然如此,下官就先行告退。
“内宅应对”
送走官兵,王婉宁立即让月娘调整礼单。
新节度使那里要加送一对玉如意。王婉宁吩咐,就说是提前准备的年礼。
三姨娘不解:姐姐为何突然要加礼?
这是要让他知道,我们林家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王婉宁解释道,既要示好,也要立威。
四姨娘恍然大悟:所以姐姐特意提到太原的分号,是在暗示我们林家产业遍布各地,不是好欺负的。
正是。王婉宁点头,乱世之中,过刚易折,过柔则靡。要刚柔并济,方能自保。
月娘佩服地说:姐姐深谋远虑,月娘受教了。
“精打细算”
这几日,王婉宁带着各房姨娘亲自打理家务。她们在后院开辟了一片菜地,种上时令蔬菜;又让擅长女红的侍女们赶制冬衣,省去外面采买的开销。
这些布料都是往年积存的,正好派上用场。三姨娘一边裁剪布料,一边说。
四姨娘则在整理药圃:我种了些常用的药材,以后小病小痛就不用去外面抓药了。
王婉宁抱着林砚在一旁观看,欣慰地说:有你们帮着持家,我省心不少。
月娘拿着新拟的菜单过来:姐姐看看,这样安排可好?初一十五才见荤腥,平时两素一汤。
王婉宁仔细看过,点头道:很好。告诉厨房,即便是素菜也要做得精致些,不能让老爷和孩子们受委屈。
“长远打算
夜深人静,王婉宁独自在书房核算账目。烛光摇曳,映着她略显疲惫的面容。
这几个月来的打点花费,已经相当于往年一整年的收益。虽然林家底子厚,长此以往也难以为继。
看来要开辟新的财路了。王婉宁喃喃自语。
她取出一张空白信纸,开始给各地掌柜写信。给江南丝绸掌柜的信中,她要求开发新的花色品种;给福建茶叶掌柜的信里,她指示要开辟北方市场;给四川粮食掌柜的信上,她建议扩大仓储规模。
我们要在乱世中寻找商机。她对闻声进来的月娘说,只有让林家越来越强,才能在这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
月娘为她披上一件外衣:姐姐说得是。不过现在夜深了,还是先歇息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