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接过铜盘,将骨哨的末端凑近石粒,能感受到轻微的震动从指尖传来:“这就完整了 —— 月圆之夜,月光的照射让月光石的分子活跃度提高,加上昼夜温差大,石粒大量产气;气体顺着骨哨内壁的螺旋槽流动,形成涡流;涡流带动石粒共振,放大声波振幅,最终形成能影响狼群的低频声波。之前我们以为是‘巫术’,不过是没摸清这背后的物理、化学规律,把未知当成了超自然力量。”
课后,赵铁柱急匆匆冲进格物院,铠甲上的雪粒还没融化,在地面滴出一串水痕。他一把抓住林烨的胳膊,声音带着急切:“首领,不好了!藏在密室石柜里的《声学原理》手稿丢了!还有三块已经标定频率的月光石 —— 就是刻着‘45Hz’‘50Hz’‘55Hz’的那三块,石粒边缘还留着打磨时的细痕,是咱们用来校准骨哨的标准件!”
众人立即赶到地窖改建的实验室 —— 这里堆满了实验器具:装着不同矿石的陶罐(罐身贴着标签,写着 “硫磺石”“硝石”“月光石碎块”)、刻着毫米刻度的铜尺、缠满麻绳的木架(架上挂着未完成的声波测量仪)。空气中弥漫着硫磺与桐油的混合气味,烛火在通风口吹来的风里轻轻摇曳。孙小树蹲在存放手稿的木柜前,木柜锁芯完好,却在侧面发现一道细微的划痕 —— 像是用细铁丝撬过。他手指抚过划痕,突然指向地面的碎石:“首领,您看!失窃手稿的页边,我们都夹着小石子做标记,现在石子还在,却都沾着暗红色的血符 —— 是用朱砂混了羊血画的,纹路是草原上‘知识在血里’的古老训诫图案,之前我在蛮族俘虏的护身符上见过,当时还特意临摹下来了。”
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上面画着相同的血符,与石子上的图案完全一致:“而且这石子是鹰嘴崖的玄武岩碎粒 —— 鹰嘴崖的玄武岩带着淡绿色纹路,和其他地方的灰白玄武岩不一样,只有守夜人常去那一带采集矿石,普通学子根本不会去那么偏僻的地方捡这种石头。”
月圆之夜,银辉像流水般洒满格物院的庭院,地面的积雪泛着冷光,连廊下的灯笼都显得格外明亮。那个曾被擒获、后来假意归顺的蛮族密探,竟再次现身于实验室外 —— 他不再穿杂役的粗布衫,而是一身深色长袍,衣襟上绣着齿轮与火焰交织的徽记,徽记边缘用银线绣着细小的骨哨图案,在月光下泛着微光。“我们不是三皇子的人,是‘格物院守夜人’。” 他的声音平静,没有之前的伪装与怯懦,从怀中掏出一卷羊皮纸,展开后是骨哨改良图纸,纸上用红笔圈出几处关键部位,墨迹还带着淡淡的墨香,“二百年前,我们的先辈就是因为没摸清骨哨的使用限制,盲目用它驱赶蛮族部落,结果声波在玄武岩层发生反射,形成叠加共振,反而震塌了自己的据点,三百多名学者和工匠葬身废墟。”
他指着图纸上的红色圆圈,指尖轻轻敲击纸面:“骨哨的使用有三个关键限制,缺一不可:一是必须在玄武岩地层 —— 我们做过实验,普通土层会吸收 67% 的声波能量,玄武岩只吸收 23%,能让声波保持稳定;二是月相照度需达 72% 以上,月光中的紫外线能激活月光石的压电效应,让石粒的共振效率提升两倍;三是气温低于零下十五度,低温能让石粒的晶体结构保持稳定,避免高温导致的频率偏移。你们之前实验成功,不过是恰好满足了这三个条件,若在其他环境使用,不仅无效,还可能引发声波反噬,伤到自己人。”
林烨接过图纸,指尖抚过红圈处的批注,能感受到字迹的力道:“所以你们偷手稿和月光石,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提醒我们这些限制?”
“不仅如此。” 守夜人从怀中掏出另一块月光石,石粒上刻着细微的血符,与石子上的图案一致,“铁弗(蛮族首领)已经从三皇子那里拿到了骨哨的仿制品,但他们不懂共振原理,把月光石嵌在了骨哨前端,而非末端 —— 这样一来,气流会直接冲击石粒,不仅无法放大声波,还会在第三次吹奏时因共振频率紊乱导致石粒炸裂,碎片可能伤到人。我们偷走标定频率的石粒,是怕他们用这些标准件校准仿制品,让更多人因误用受伤。”
柳娘抱着已经睡熟的婴孩,站在人群后突然插话,声音温和却坚定,目光落在守夜人手中的月光石上:“您是说,月光石中的含锂矿物在低温下会产生压电效应,只有嵌在骨哨末端,才能与气流形成的涡流配合,放大声波;嵌在前端,气流直接撞击石粒,就会像锤子砸在易碎的瓷器上一样,把它震碎?而且石粒炸裂时,可能会产生高频声波,刺激人的耳膜?”
守夜人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微微点头:“聪明。而且你们没发现,骨哨内壁的螺旋槽必须与月光石碎粒的中轴线对齐 —— 偏差半分,气流形成的涡流就会偏移,声波就会出现杂频。当年我们的先辈,就是因为槽位与石粒偏差了一分,导致声波在传播中出现 15 赫兹的杂频,最终引发了地层共振,震塌了据点。”
烛火在风中摇曳,光影在众人脸上跳动。林烨握着骨哨的手微微收紧,指腹能感受到骨哨内壁的细腻与月光石的微凉 —— 这看似简单的骨哨,竟藏着如此多的精密细节:螺旋槽的角度、石粒的位置、环境的温度与地形,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而每一个细节背后,都是用前人的经验、甚至鲜血换来的教训。他突然明白,所谓 “文明之火”,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与技术的创新,更是对知识边界的敬畏 —— 知道什么能做,更知道什么不能做,不盲目滥用,不轻视规律,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实验室外,月光依旧明亮,积雪在银辉下泛着微光。守夜人看着林烨手中的骨哨,眼中闪过一丝释然:“希望你们能守住这份知识,也守住这份敬畏,别让二百年前的悲剧重演。” 林烨点头,将骨哨轻轻放在实验台上,与《声学原理》的手抄本放在一起 —— 手抄本上,他刚补抄了 “骨哨使用限制” 的章节,字迹工整,旁侧还画着螺旋槽与石粒的对齐示意图。
这一刻,烛火的暖光、月光的冷光、月光石的微光交织在一起,照亮了实验室里的每一件仪器、每一张图纸,也照亮了 “格物致知” 四个字背后,对真理的探索与敬畏。
(第二十八章 完)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