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则被格物院点名,要他留在汴梁,参与改进蒸汽机车。他拿着吏部文书,跑到格物院汴梁工坊,找到正在调试蒸汽机的阿牛,兴奋地说:“阿牛大人,我能把策论里写的齿轮改进想法,用到实际里了!”
新科举的影响,很快从汴梁扩散到乾朝各地。
在北境,更多工匠子弟进了义学,说 “要像周元一样,靠技术当官”;
在中原,流民们主动学算术和农政,说 “要像李玉娘一样,靠实干改变命运”;
在草原,鲜卑部落的青年学汉话和实务知识,说 “要考乾朝的科举,为草原和中原的贸易出力”。
林烨站在承天殿里,看着吏部送来的新科举进士名录,脸上露出了笑。
萧月瑶走到他身边,递过来李玉娘写的农政策论:“你看,这就是新科举选出来的人才,能办实事,懂百姓的苦。”
“这才是乾朝需要的官员。” 林烨点头,“旧朝靠门阀选官,选出来的都是只会读死书的;咱们靠实学取士,选出来的是能帮百姓解决问题的。这些寒门子弟,带着底层的经历,带着实干的精神,能给乾朝的治理注入新鲜血液。”
随着新科举进士陆续到任,乾朝的新政推得更顺了。
李玉娘在洛阳府推均田令,懂农事、会算账,很快赢了百姓信任;
周元在格物院改进蒸汽机车,让 “启明号” 的运力又提了三成;
鲜卑部落的商科进士,促成了草原与中原的牛羊贸易,草原的牛羊肉通过铁路运到中原,丰富了百姓的餐桌。
旧士绅的质疑声,渐渐被百姓的欢呼声盖过。
张文彬后来也进了义学,学算术和格物知识,他对人说:“以前觉得读四书五经才能当官,现在才知道,能帮百姓办实事,才是真本事。”
夕阳下,李玉娘站在洛阳府的田埂上,看着百姓在自己分到的田里耕种,脸上露出了笑。
她知道,新科举带来的不只是她个人的改变,更是整个乾朝阶层的变革 —— 寒门子弟有了往上走的路,百姓有了能办实事的官员,乾朝的根基,也在这一次次变革中,变得越来越稳。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更多实干人才冒出来,乾朝一定能在乱世里,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时代。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