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是洛阳门阀赵家的管家,手里把玩着玉扳指,语气倨傲:
“老陈,铁路修到洛阳东郊,占了赵家两百亩地,朝廷给的补偿太少。要么加三倍,要么,这铁路别想过赵家的地。”
老陈攥紧手里的撬棍,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补偿是按《均田令》算的,一亩地五两银子,还另外划新田,已经是顶高标准了!你们赵家占上千亩地,还差这两百亩?”
“哼,话可不能这么说。”
管家冷笑一声,身后两个家丁往前站半步,手里棍子攥得紧紧的。
“我们家老爷说了,铁路断赵家财路,谁也别想好过。你识相就回去跟上面说,不然,保不齐哪天工地就‘出点事’。”
老陈气得脸通红,刚要反驳,远处传来马蹄声。
是赵铁柱派来的巡逻队!
看到这边情况,巡逻队立马围过来。
管家见势不妙,狠狠瞪了老陈一眼,带着家丁灰溜溜走了。
类似的事,在其他铁路工地不断发生:
有的土司派人夜里破坏枕木;
有的旧士绅煽动百姓,说 “铁路破风水,庄稼长不好”;
还有商队担心抢了马车生意,偷偷给工地使绊子 —— 故意不送木料。
林烨收到各地汇报时,正在看格物院的新机车设计图。
他把汇报往桌上一放,手指敲了敲桌子:“这些旧势力,是不想看着乾朝变好啊。”
萧月瑶递过来一杯热茶:“要不要派军队去工地巡逻?再让监察院查搞破坏的人,杀鸡儆猴。”
“派军队要的,但更要让百姓明白,铁路对他们有好处。”
林烨喝了口茶,眼神亮起来:
“让各地劝学员去工地附近村子宣讲 —— 告诉百姓,铁路通了,粮食能卖好价钱,孩子去汴梁读书方便,生病找好大夫也快。至于搞破坏的门阀、土司,按《乾朝律法》办,该罚罚,该抓抓,绝不姑息。”
很快,铁路工地旁多了不少劝学员的身影。
他们带着小板凳,在村口搭台子,用大白话讲铁路好处,还拿了画着火车运粮、运货的图,直观得很。
洛阳东郊的百姓,之前听赵家说 “铁路坏风水” 还半信半疑。
后来听劝学员说 “铁路通了,麦子运汴梁能多卖两文钱一斤”,又看到工地工匠管吃管住,每天发五十文工钱 ——
不少人主动去工地帮忙,有的还帮着看守枕木,防人破坏。
赵家见百姓不站自己这边,又想派人去工地捣乱。
结果刚摸到工地,就被巡逻士兵抓个正着。
监察院顺藤摸瓜,查出赵家还藏着旧朝兵器,想趁机搞事。
林烨当即下令:
抓赵家主事的人审讯,把赵家多占的土地分给没地的百姓。
这下,其他想搞破坏的旧势力都蔫了,没人再敢明目张胆阻拦铁路建设。
三个月后,汴梁到洛阳的铁路正式通车。
通车那天,汴梁西站挤满了人。
林烨亲自登上 “启明二号”,当列车长,车厢里装满粮、布,往洛阳开去。
火车一路飞驰,窗外的田野、村庄飞快后退。
以前走半个月的路,六个时辰就到了。
洛阳百姓早等在车站。
看到火车运来的粮,还有卸下来的新布料,瞬间欢呼起来。
一个老农捧着刚买的新布料,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买块好布,得去汴梁,现在火车一到,家门口就能买,还便宜!”
与此同时,西域的铁路也动工了。
格物院工匠专门设计沙漠铁轨,造了拉水的补给车厢,防工人缺水。
高昌国国王还派了一百个工匠来帮忙,说:“铁路通了,高昌的葡萄能更快运中原,咱们都能赚钱!”
林烨站在洛阳西站月台上。
看着 “启明二号” 载着西域香料往汴梁开去,他心里清楚:
这铁轨延伸的方向,就是乾朝未来的方向。
以后,会有更多铁路连起南北东西,更多 “启明号” 跑在铁轨上,把乾朝每一个角落,都变成紧密相连的整体。
那些曾经阻碍发展的旧东西,终将被这钢铁血脉碾碎,再也翻不起风浪。
夕阳下,铁轨被染成金色,一直延伸到天边。
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带着乾朝的希望,越走越宽。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