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襄阳城后,蒙毅并未直接北上,而是选择先向东行。他打算经由南阳盆地,再进入司隶地区——那里是东汉都城洛阳的所在地,也是中原腹地的核心区域。之所以这样选择,一方面是为了避开黑煞教可能设下的追踪,另一方面,他也想亲眼看看这号称“天下中心”的中原腹地,如今究竟是何种光景。
行走在宽阔的官道上,只见车马辚辚,行人络绎不绝,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结伴而行的书生,有护送货物的商队,还有身着铠甲、神情肃穆的兵士。
但蒙毅敏锐地察觉到,在这看似繁华的表象之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与江南水乡迥异的、更加沉重和紧迫的氛围。
他沿途观察,发现不少地方的田地都有荒芜的迹象,路边偶尔能看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向路人打听后才知,近年来朝廷赋税沉重,加上边境战事不断,徭役频繁,许多百姓不堪重负,只能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蒙毅心中不禁感慨,他仿佛又回到了秦末那段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岁月。眼前的大汉帝国,看似依旧庞大强盛,内里却已透出几分衰朽的气息,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被风雨熄灭。长生者的漫长视角,让他能更清晰地看到这王朝更迭、循环往复的轨迹,心中对“守护”二字的理解,似乎又深了一层。
守护,并非是逆天改命,强行扭转历史的车轮,而是在这注定循环的轨迹中,尽力保存那些值得珍视的东西——文明的火种,人性的微光,以及百姓心中那一点点对安宁生活的期盼。
数日后,蒙毅行至宛城,也就是如今的南阳。此地曾是光武帝刘秀起兵发家之地,号称“帝乡”,历史悠久,一度繁华无比。即便到了如今,城中依旧商铺林立,人流如织,依稀能看出当年的盛景。
蒙毅在城中稍作停留,打算补充一些物资,同时打探一下中原地区的局势。他走进一家临街的酒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几样小菜和一壶酒,静静听着周围食客的交谈。
酒肆之中,三教九流汇聚,谈论的话题也是五花八门。有聊家常琐事的,有说江湖趣闻的,也有议论朝堂传闻的。蒙毅仔细倾听,发现关于朝堂的传闻,无非是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边疆将领拥兵自重,皇帝沉迷享乐、不理朝政等旧戏码,并无太多新意。
倒是在一处书肆,他偶然看到了一卷新近整理注释的《道德经》。这卷经书的注解者名为“河上公”,蒙毅一时好奇,便拿起来翻阅。翻阅之下,他不禁感到有些惊奇。
这河上公的注解,虽然主要立足于凡俗的修身养性之道,并未涉及高深的修仙法门,但在某些章节的注解上,竟隐隐触及了炼气化神的微末道理,角度新颖,颇有几分独到之处。
“看来这红尘俗世之中,亦藏有不少智慧火花。”蒙毅心中暗道。他付了钱,将这卷《道德经》买下,小心地收入储物戒中。有时候,这些来自凡俗的智慧感悟,反而能给他这沉浸修仙之道数千年的长生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帮助他更好地感悟大道。
离开宛城,蒙毅继续北上。前方的路,通往更广阔也更复杂的中原腹地,再往北,便是传闻中可能有“异宝”出世的区域,那里不仅有未知的机遇,更潜藏着无数的风险与危机。但蒙毅的心中没有丝毫畏惧,他的步伐坚定,朝着北方,一步步走去。
喜欢天道好长生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道好长生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