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ICU病房的玻璃窗,在许辰手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输液管里的药液正以稳定的频率滴落,与他逐渐平稳的心跳形成奇妙的共振。他指尖划过手机屏幕,天幕商城的界面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昨天新增的点信仰值让账户余额突破了,足够兑换三瓶中级修复液。
许先生,今天感觉怎么样?查房的医生摘下听诊器,看着病历本上的数据点头,颅内压已经恢复正常,骨折线也开始模糊,恢复速度远超预期。
许辰活动了一下左臂,石膏已经拆除,虽然还不能承受重物,但肘关节的活动幅度明显增大。好多了,他笑着回答,感觉再过几天就能出院了。
护士送来早餐时,手机推送了一条农业科普视频。封面是堆满地窖的红薯,紫红色的薯皮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标题写着救命粮的逆袭:从美洲作物到中国主粮。
这玩意以前可是救过命的。许辰点开视频,画面里穿着迷彩服的农技员正蹲在田埂上,手里举着块掰开的红薯,橙黄色的果肉泛着水润的光泽,看这淀粉含量,亩产轻松过千斤,荒年能当主食,平时能做淀粉、酿酒,叶子还能当蔬菜——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
许辰的目光落在屏幕里那片绿油油的红薯地。藤蔓匍匐在地上,茂密的叶片几乎遮住了整个田垄,完全看不出底下藏着那么多沉甸甸的块根。他想起历史书上记载的明清饥荒,如果这东西能早几千年传入中国,不知道能救多少人命。
农技员用锄头挖开泥土,一串串红薯从土里滚出来,最大的足有婴儿手臂粗。很多人不知道,红薯这东西特别皮实,他对着镜头讲解,沙土地能种,山坡地能种,甚至连石头缝里都能扎根。遇上旱灾,玉米小麦都枯死了,它照样能结果——这才是真正的灾年救星。
灾年救星......许辰喃喃自语。他忽然想起秦朝的处境——北境戍边需要大量军粮,岭南新地亟待开垦,关中平原虽然肥沃,但遇上水旱灾害还是会颗粒无收。如果把红薯种子传到秦朝......
【检测到含高产作物信息,是否在天幕商城上架该商品?】
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许辰毫不犹豫地选择,看着红薯种子的图标出现在商城首页,标价信仰值,下面标注着适应性强,亩产可达三千斤,可作为主粮。
有点贵啊。他咂咂嘴,目前的信仰值还不够兑换。但他知道,对于急需粮食的古代王朝来说,这价格绝对值回票价。
农技员还在演示红薯的多种吃法:蒸、煮、烤、炸,甚至做成粉丝和淀粉。画面里金黄的烤红薯冒着热气,剥开来的果肉流着蜜一样的糖汁,看得许辰肚子咕咕直叫。
尤其是这个烤红薯,农技员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哈气,冬天揣一个在怀里,又暖又顶饿,比馒头抗饿多了。
许辰正看得入神,系统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秦朝信仰值已达兑换阈值,是否向咸阳宫推送商品信息?】
推送。他几乎没有犹豫。
【商品信息推送中......已同步至咸阳宫天幕投影终端。】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柔和的绿光,像有无数片嫩叶在屏幕里舒展。许辰仿佛能看到那道光芒穿越时空,落在咸阳宫的朝堂之上,那里正上演着一场关于粮食的争论。
***咸阳宫的朝会总是弥漫着竹简的油墨味。
嬴政坐在龙椅上,手指敲击着案几上的《仓廪簿》。竹简上的数字像一根根刺,扎得他眼睛生疼——关中粮仓的存粮只够支撑到秋收,可据郑国渠监工奏报,今年夏天的降雨量比往年少了三成,怕是会影响收成。
北境蒙恬军报,李斯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捧着竹简的手微微颤抖,匈奴袭扰雁门,需增派粮草五万石,否则难以支撑到冬。
五万石?廷尉冯劫忍不住出声,去年刚从关中调了十万石,如今府库空虚,哪里还有余粮?
岭南尉屠睢也奏请增粮,冯去疾补充道,新迁百姓水土不服,多地发生疫病,粮道又被越人截断,再不解围,恐生哗变。
朝堂上顿时一片窃窃私语。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想不出办法。关中粮少,巴蜀虽丰,但运输成本太高;齐鲁之地刚经历战乱,元气未复......
嬴政的脸色越来越沉。他统一六国靠的是强大的军队,而支撑军队的是充足的粮草。如果连军粮都无法保证,北境的防线会崩溃,岭南的疆土会丢失,他辛苦打下的江山将摇摇欲坠。
难道要朕把咸阳的存粮都调出去?他冷冷地开口,目光扫过阶下的群臣,那关中百姓吃什么?等着饿死吗?
李斯连忙跪倒:陛下息怒,臣等无能......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激动的呼喊:陛下!天幕!天幕又亮了!
嬴政猛地抬头,只见章台殿外的天空泛起柔和的绿光,比上次的金色光芒更显生机。群臣纷纷探头去看,连最忧心忡忡的冯去疾也忘了奏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