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夜的社区活动中心里,蒸汽像云朵般在天花板下翻滚。许辰被邻居张阿姨拽着胳膊挤进人群,鼻尖立刻被韭菜鸡蛋、猪肉大葱、香菇虾仁的混合香气攻占。三十张塑料桌拼成的长台上,擀面杖敲击案板的哒哒声此起彼伏,裹着围裙的大爷大妈们正埋头跟面团较劲,指尖沾着的面粉在暖黄灯光下像撒了层碎雪。
“小许快来帮我捏褶!”张阿姨把一个圆滚滚的面团塞进他手里,自己则抓起擀好的面皮往里面填馅料,“咱们小区的包饺子大赛,冠军能拿个电煮锅呢!”
许辰笨拙地捏着面皮边缘,结果把馅料挤出来一大半,引得周围一阵哄笑。穿红棉袄的李奶奶递过来半碗清水:“沾点水就好捏了,你看像我这样——”她指尖翻飞,眨眼间就捏出二十多个均匀的褶子,捏好的饺子像只圆滚滚的小元宝,在托盘里排得整整齐齐。
“还是李奶奶手艺好!”许辰由衷赞叹。手机镜头正对着这热闹场面,屏幕上自动生成的字幕写着“冬至包饺子,团圆好寓意”。推送的科普视频里,主持人举着考古发现的东汉饺子(出土于新疆尼雅遗址)照片说:“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这种把馅料包进面皮的食物,当时叫‘角子’,是过年时的必备美食。”
“说起来这饺子还真有讲究。”许辰对着镜头举了举自己捏歪的作品,“形状像元宝,寓意招财进宝;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他用羊肉和药材包成角子,治好了百姓的冻疮。现在南北方还吵呢,有的地方叫饺子,有的叫扁食,馅料更是甜咸都有——”
话音未落,社区主任举着话筒宣布比赛开始。三十双手同时动起来,擀面杖声、说笑声、孩子们的打闹声混在一起,蒸汽里飘着的不仅是食物香气,还有股热腾腾的烟火气。许辰看着托盘里越来越多的“小元宝”,突然想起西汉的刘邦——那位从泗水亭长一路打拼到开国皇帝的布衣天子,会不会也爱吃这口?史书记载他称帝后常思念家乡丰县的美食,要是让他看到这满桌饺子,怕是要当场召御厨来学吧?
【检测到含传统节庆美食内容,是否定向投射至西汉高帝时期长安城?】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第一锅饺子已经浮上水面,白胖的身子在沸水里翻滚,像一群戏水的小白鱼。许辰仿佛能闻到长安城的黍米香、椒房殿的脂粉气,还有饺子馅里的葱姜味——所有气味都在这蒸腾的热气中,交融成跨越时空的团圆序曲。
“投射。”他帮张阿姨把饺子倒进沸水里,水花溅在灶台上,“让汉高祖也瞧瞧,他家乡的角子,两千多年后成了家家户户的团圆味。”
【定向投射启动……正在适配西汉饮食体系……投射开始!】
手机屏幕骤然亮起暖金色光芒,像刚出锅的饺子冒着热气。许辰仿佛能听到长安城的编钟声、市集的吆喝声、面坊的磨面声——所有声音都在这盘饺子里,交织成跨越两千多年的味觉记忆。
***西汉,高帝十二年的冬至,长安城的未央宫正举办岁末宴饮。
六十二岁的刘邦坐在龙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钩。青铜鼎里炖着的鹿肉冒着热气,玉案上摆着西域进贡的葡萄和胡桃,可他没什么胃口。窗外飘着细碎的雪花,让他想起了丰县老家的冬天,那时候娘会用黍米面做些窝窝,里面包点肉酱,虽然简单,却比这宫廷盛宴吃得踏实。
“陛下,尝尝这新酿的新丰酒?”侍立一旁的戚夫人轻声提醒,她穿着楚地样式的锦裙,鬓边插着珍珠步摇。
刘邦摆摆手,目光落在殿外——最近异姓王接连叛乱,萧何又在催着制定律令,朝堂上的事像团乱麻,让他心里堵得慌。他端起青铜爵抿了口酒,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却压不住那股想家的念头。
就在这时,未央宫上空突然亮起一片奇异的暖光。正在献舞的宫女吓得跪倒在地,乐师们也停了演奏,唯有殿角的铜炉还在滋滋地烧着炭火。
“什么东西?”刘邦按住腰间的佩剑,警惕地看向天空。自他称帝以来,见过龙出现,也遇过陨石坠落,却从没见过这样的景象——光芒里仿佛有无数人影在晃动,还能听到嘈杂的笑闹声。
光芒渐渐清晰,浮现出令人瞠目的画面:
一群穿着短衫的人围坐在长案旁,手里拿着白色的面团和擀杖,飞快地制作着一种半月形的食物。他们把粉色的馅料包进白色面皮里,捏出好看的褶子,一个个圆滚滚的,像极了库房里的金元宝。更神奇的是,这些人把做好的“元宝”扔进沸水锅里,没多久就浮了起来,捞出来后蘸着黑色的酱汁(醋)吃,吃得眉开眼笑。
“那是……食物?”丞相萧何眯起眼睛,他吃过各国的珍馐,却从没见过这样的做法,“把馅料包进面皮里煮,倒是省得用筷子夹了。”
刘邦的目光紧紧盯着那些“元宝”。他看得分明,里面的馅料有肉有菜,煮好后白胖诱人,比宫里的蒸饼看着有食欲多了。当画面切到近景——一个白发老妪(李奶奶)正在教年轻人捏褶子,边教边说:“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时,他突然坐直了身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