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菜市场像被打翻的调色盘,红的番茄、绿的黄瓜、紫的茄子在摊位上堆成小山,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裹着鱼腥、肉香和泥土气扑面而来。许辰推着购物车在人群里穿梭,鼻尖萦绕着刚出炉的包子香气,耳边是摊主们此起彼伏的招呼声。
小伙子,来点排骨?刚杀的!猪肉摊老板挥着明晃晃的刀,案板上的排骨泛着新鲜的粉色。许辰挑了两根肋排,老板麻利地剁成小块,扔进红色的塑料袋里,地一声放在台面上的电子秤上。
三斤二两,二十四块八,给二十四就行。老板手指在电子秤上按了几下,屏幕上的数字跳了跳,清晰地显示着重量和金额。许辰扫码付款时,注意到旁边卖水果的摊位前,老太太正拿着弹簧秤复称,嘴里念叨着现在的秤准不准哦。
还是电子秤靠谱。他对着手机镜头嘀咕,顺手拍下猪肉摊的电子秤,精确到克,童叟无欺。不像以前用杆秤,摊主手腕轻轻一抬,几两肉就没了。镜头扫过市场里各式各样的秤——水产摊的防水电子秤、干货店的台秤、蔬菜摊的弹簧秤,最后停在一个老农手里的杆秤上,你看那秤砣、秤星,眼神不好还真看不清,吵架都吵不明白。
弹幕在屏幕上翻滚得像菜市场的人流:
我奶奶买菜必带弹簧秤,说是祖传的规矩
秦朝统一度量衡要是有这玩意,李斯得少掉多少头发
上次买水果被坑了半斤,要是有电子秤早发现了
这小铁盘能显示数字?古人见了怕是以为有神仙在里面报数
许辰买完菜在出口处排队,正好看到有人因为称重不准和摊主争执。穿西装的男人拿着手机里的支付记录:你这秤肯定有问题,我昨天买的同样多,今天怎么多收两块?摊主梗着脖子辩解:我的秤准得很!是你自己记错了!两人吵得面红耳赤,引来一群人围观。
瞧见没?许辰把镜头转向争吵的人群,就因为缺个精准的秤,多大点事都能吵翻天。秦始皇要是在这儿,估计得把所有秤都熔了重造。他拎起刚买的排骨晃了晃,塑料袋上还沾着电子秤打印的价签,你看这数字,清清楚楚,想耍赖都没辙。
【检测到含计量工具革新内容,是否定向投射至秦始皇统一后的咸阳城?】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争吵的两人被市场管理员拉开,拿着电子秤重新称重。许辰望着那小小的电子秤,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像跳动的脉搏,恍惚间仿佛看到咸阳城的市集上,商贩们用着各式各样的衡器,有的用秦制的石秤,有的还用着六国旧秤,官吏拿着标准砝码挨个校验,争吵声比现代菜市场还要热闹——所有画面都在这精准的数字里,交织成跨越时空的计量史诗。
投射。他把镜头对准电子秤的显示屏,看着数字从0.000kg1.600kg让李斯瞧瞧,千年后的人们是怎么解决度量衡难题的。
【定向投射启动......正在适配秦朝度量衡体系......投射开始!】
手机屏幕骤然亮起,映出电子秤上清晰的数字和跳动的金额。许辰拎着购物袋走出菜市场,晨光透过树叶落在屏幕上,仿佛能听见咸阳宫的铜钟在清晨敲响,官吏们校验衡器的叮当声,商贩们讨价还价的争执声——所有声音都在这的按键声里,交织成跨越千年的公平之歌。
***秦始皇二十八年的咸阳,秋意已浓。
李斯站在市集的高台上,眉头拧成了疙瘩。身下的青石板被往来的人群踩得发亮,商贩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偶尔爆发的争吵声混在一起,像一锅沸腾的粥。可最让他心烦的,是此起彼伏的缺斤少两的投诉。
李相,那边又吵起来了!属吏匆匆跑上来,手里还拿着一套铜砝码,卖布的商贩用的尺子比官定的短了半寸,被顾客发现了!
李斯叹了口气,走下高台。他穿着一身深色朝服,在喧闹的市集里格外显眼,原本整齐的衣袍被挤得有些凌乱。自从秦始皇下令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他就成了这项新政的总负责人,可推行的难度远超想象。
眼前的争吵还在继续。买布的妇人拎着那块麻布,气得发抖:我明明要八尺布,你这尺子短了半截,给我的布根本不够!卖布的商贩涨红了脸:这是我家传的尺子,一直这么用的!你嫌短别买啊!
李斯让人拿来官定的铜尺,一量之下,果然短了半寸。他沉下脸:按秦律,私改度量衡者,罚缴兵器一副,杖二十!商贩吓得瘫在地上,周围的人群爆发出阵阵叫好。
可李斯心里清楚,这只是冰山一角。虽然朝廷已经颁布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制作了大量铜砝码、铜尺作为官定标准器,但民间仍在偷偷使用旧制的衡器。有的把秤砣改轻,有的把尺子截短,更有甚者,同一个商贩对着不同的顾客用不同的秤,防不胜防。
李相,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掌管市易的官吏苦着脸,我们每天都在市集里巡查,可商贩们的花样太多了,刚没收一批私秤,第二天又冒出新的来。昨天还有个卖粮食的,用空心秤砣骗人,被抓了现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