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周末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许辰伸了个懒腰,从床上坐起来——昨晚加班到深夜,今天难得不用早起,本想赖床到中午,却被肚子里的“空城计”吵得没了睡意。
他揉着眼睛走到厨房,打开冰箱,里面只剩下半袋大米、几个鸡蛋和一把青菜。“看来只能煮点米饭,再做个蛋炒饭了。”许辰笑着摇摇头,从橱柜里拿出电饭煲。这是一个白色的电饭煲,外壳上印着简约的花纹,看起来很干净;盖子上有一个小小的显示屏,能显示时间和煮饭模式,旁边还有几个按钮,分别对应“煮饭”“煮粥”“煲汤”等功能。
许辰先把大米倒进淘米盆里,接了点水,用手轻轻揉搓着大米,白色的淘米水慢慢变得浑浊。“淘米得淘三遍,这样煮出来的米饭才香。”他一边淘米,一边对着别在胸前的运动相机嘀咕——自从发现运动相机能记录下被天幕投射的内容后,他就养成了随手记录生活的习惯,说不定哪句话、哪个动作,就能给古代带来新的启发。
淘好米后,许辰把大米倒进电饭煲的内胆里,然后往内胆里加水。他用手指量了量水位,刚好没过大米一个指节:“水和米的比例很重要,水多了米饭会黏,水少了会硬,一个指节的高度刚刚好。”说完,他把内胆放进电饭煲里,盖上盖子,按下了“煮饭”按钮。
“滴”的一声,电饭煲的显示屏亮了起来,显示“煮饭中,预计25分钟”。许辰靠在厨房的门框上,看着电饭煲上跳动的时间,笑着说:“现在的科技是真方便,以前煮饭得用灶台,盯着火,还得时不时地开盖看看,一不小心就煮糊了。现在倒好,把米和水放进去,按下按钮,等着就行,到点了自动跳闸,米饭还不会糊,省时又省力。”
运动相机的显示屏上,弹幕开始滚动:
“我家的电饭煲还能预约煮饭,晚上把米放进去,早上起来就能吃热乎饭”
“我妈以前用高压锅煮饭,总担心会炸,现在用电饭煲,她放心多了”
“以前在农村,用大铁锅煮饭,锅底总有一层锅巴,虽然香,但太费柴火了”
“要是古代有电饭煲,皇帝估计都不用御膳房了,自己就能煮”
“楼上真相了!朱元璋不是提倡节俭吗?这电饭煲省柴火又方便,他肯定喜欢”
许辰看着弹幕,忍不住笑了:“你们还别说,这电饭煲还真适合古代。尤其是明朝,刚经历过战乱,老百姓日子过得苦,要是能有个不用看火、省柴火的煮饭工具,肯定能改善不少生活。朱元璋要是看到这个,估计得下令在全国推广。”
他走到电饭煲旁边,对着镜头展示内胆:“你们看,这个内胆是不粘涂层的,煮好的米饭不会粘在锅底,洗的时候也方便;里面还有刻度,放多少米、加多少水,一看就知道,就算是不会煮饭的人,也能煮出香喷喷的米饭。”
就在这时,许辰的手机响了,是妈妈打来的。“辰辰,起床了吗?今天回家吃饭啊,妈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电话里传来妈妈熟悉的声音。
“妈,我已经醒了,正准备煮点米饭做蛋炒饭呢。”许辰笑着说。
“还做什么蛋炒饭啊,赶紧回家,妈都给你做好了。对了,你上次说的那个电饭煲,真的那么好用吗?我和你爸也想换一个。”
“好用!特别方便,不用看火,还省电费,我回家给你们演示一下。”
“好,那你快点啊,路上注意安全。”
挂了电话,许辰看了一眼电饭煲,显示屏上显示还有10分钟就能煮好。“算了,等煮好把米饭装起来,带回家当午饭吧。”他一边说,一边从冰箱里拿出鸡蛋和青菜,准备等米饭煮好后,简单炒个菜。
1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电饭煲发出“滴”的一声提示音,显示屏上显示“煮饭完成”。许辰打开盖子,一股香喷喷的米饭香味扑面而来,白色的米饭颗粒分明,冒着热气,看起来就很有食欲。“完美!”他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米饭,放进嘴里尝了尝,软糯香甜,口感刚刚好。
许辰把米饭装进保鲜盒里,然后把电饭煲的内胆洗干净,放回原位。他对着镜头说:“看到没?这就是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又香又软,还不用看火。古代虽然没有电,但他们有柴火、有陶土,完全可以仿制一个‘不用看火’的煮饭工具——比如用陶土做一个釜,外面裹上保温的材料,控制好火候,说不定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他顿了顿,继续说:“明朝的冶铁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还能做铁锅。要是用铁锅做一个类似电饭煲内胆的容器,外面做一个保温的外壳,里面加上一层隔层,放上柴火,控制好温度,就能实现‘恒温煮饭’,不用一直盯着火,还能省柴火。马皇后不是很贤惠吗?要是她看到这个,肯定会推广给老百姓,让大家都能吃上热乎的米饭。”
【检测到含现代烹饪工具与古代饮食结合的内容,是否定向投射至明朝洪武年间的应天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