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的道路比预想中更为艰难。从合浦郡转向西北,进入郁林郡(今广西贵港一带)的群山之中,几乎是与世隔绝。参天古木遮天蔽日,沼泽瘴气弥漫,毒虫蛇蚁横行,崎岖的山路仅容单人通行,粮草辎重的运输成了最大的难题。若非有熟悉地形的向导引路,以及刘基不惜代价搜集药材、严令注意卫生,这支万人队伍恐怕早已折损大半。
尽管如此,士气却并未低落。刘基描绘的“南中基业”蓝图,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方向。太史慈、童林身先士卒,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将士们同心协力,硬是在蛮荒中蹚出一条路来。沿途也遇到一些零星的山越或俚人部落,有的怀有敌意,被童林率精锐迅速击溃;有的则慑于军威,或得到刘基公平交易的盐铁布匹后,选择了友好甚至归附。队伍像滚雪球般,缓慢而坚定地向牂牁郡方向推进。
这一日,先锋斥候带回一个令人振奋又略带紧张的消息:在前方一处名为“秃龙洞”的险要山谷附近,发现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部落聚居地。更关键的是,据附近归附的小部落透露,这个部落非同一般,其首领名为“兀突骨”,被尊为“乌戈国王”,据说有丈二之高(约2.77米),身披鳞甲,刀枪不入,更能驱使巨象作战,勇猛无敌,是周边数百里内所有部落公认的第一勇士!
消息传回中军,众将皆惊。太史慈眉头紧锁:“身长丈二?身披鳞甲?驱使巨象?若传言属实,此乃非人哉!恐是劲敌!”
童林年轻气盛,眼中却燃起战意:“管他多高,穿什么甲,我的枪,未必刺不穿!”
刘基听到“兀突骨”和“乌戈国”的名字,心中却是狂喜与凝重交织。来了!演义中那个bug级的怪物,三国武力值天花板的象征!若能得此人之助,无异于得到一件人形神兵!但如何收服?硬拼绝非上策,且不说兀突骨本人武力超群,那刀枪不入的藤甲和神秘的战象,就足以让我军损失惨重。必须智取!
他仔细询问斥候和向导关于秃龙洞和兀突骨部落的详细信息:地形、人口、习俗、兀突骨的性格等等。
向导是一位曾在南中行商多年的汉人老者,他恭敬地回禀:“公子,那兀突骨大王,确如传言,形如巨人,力大无穷,身上鳞甲据说是用一种特殊藤条浸油反复捶打而成,坚固异常。他性情耿直暴烈,最重勇力,崇尚英雄。若有能与他角力或是在他认可的方面胜过他者,便能得到他的尊重。他部落中人亦皆勇悍,擅使藤甲、毒箭,那巨象更是战场上的噩梦。”
刘基沉吟良久,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在脑中成型。他看向太史慈和童林,沉声道:“子义,童林,此等异人,杀之可惜,强攻损失必大。我欲收服他,为我所用!”
太史慈担忧道:“公子,此人凶悍,收服谈何容易?万一有失……”
刘基摆摆手,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无妨,我已有计较。他不是崇尚勇力吗?我便与他赌斗一番!不过,不是单纯的武艺比拼。”
他详细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我们先礼后兵。明日,我亲自只带童林和少量护卫,前往秃龙洞拜山,以示诚意。见面后,我先以言语激他,提出三场赌斗。第一场,比力气!他不是力大吗?我与他比举重物!第二场,比胆识与技巧!我可与他比在特定险峻地形下穿梭或射箭。第三场,才是武艺切磋,但点到为止。”
童林急道:“公子,比力气?您虽神力,但那兀突骨传闻……”
刘基微微一笑,拍了拍童林的肩膀:“放心,我自有分寸。关键在于,我要让他看到,我刘基不仅有力气,更有胆识和智慧,是配让他追随的明主!届时,童林,你的枪法要展露一二,但要留手,以示我麾下人才济济。子义,你率大军在十里外扎营,严阵以待,既做威慑,也防不测。”
太史慈和童林见刘基计划周详,且决心已定,便不再多言,齐声领命。
次日,刘基仅带童林、二十名精锐护卫以及那名老向导,打着“汉扬州牧刘”的旗号,前往秃龙洞。一路行去,但见山势愈发险峻,洞窟深邃。到达部落寨门前,早有身材异常高大的藤甲兵士通报进去。
不多时,寨门大开,在一群同样高大、身披藤甲的武士簇拥下,一个真正的巨人走了出来!此人身高确实远超常人,皮肤黝黑发亮,肌肉虬结,身上穿着一件闪烁着暗沉油光的奇特鳞甲,目光如电,顾盼间自有一股蛮荒霸者的气势,正是兀突骨!
他俯视着刘基一行人,声如洪钟,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汉人的官?来我这秃龙洞作甚?可是想要讨打?”他身后的武士们发出哄笑,充满敌意。
刘基不卑不亢,上前一步,仰头看着这尊巨人,朗声道:“阁下便是名震南中的兀突骨大王吧?在下刘基,乃大汉扬州牧,汉室宗亲。今日特来拜会,非为征战,乃闻大王勇武盖世,特来一会英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华夏旌旗:全球俯首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华夏旌旗:全球俯首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