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被迫退守苍梧。眼看大势已去,他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放出囚禁多年的象兵!
“象兵?”阿娇听到战报,猛地坐起,“可是身披铁甲的战象?”
“正是。”刘无采面色苍白,“我军从未应对过这等巨兽...”
阿娇沉思良久,忽然问:“象最怕什么?”
“怕火。”张沐在密信中写道,“但寻常火攻难以奏效。”
阿娇立即召见将作大匠:“本宫要一种能远程发射的火器。”
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一种新式武器诞生了——火箭车。这种战车可以同时发射数十支火箭,射程达二百步。
当火箭车运抵前线时,张沐如获至宝。次日再战,南越象兵在火雨中溃不成军。
赵佗见最后王牌失效,终于投降。
捷报传回长安,万民欢庆。但阿娇却高兴不起来——此战汉军损失惨重,尤其是李敢所部全军覆没,让她深感自责。
更让她忧心的是,经此一战,她发现汉军的装备战术已经落后。
“必须要变革了。”她对前来汇报战果的张沐道。
张沐深有同感:“南越山林密布,我军重甲行动不便。且弓弩射程不足,难以应对象兵这等巨兽。”
阿娇点头:“本宫欲设军器监,专司兵器改良。你以为谁可胜任?”
张沐沉吟片刻:“臣举一人——李敢之弟李陵。此子精通器械,且一心要为兄报仇。”
阿娇准奏。年轻的李陵上任后,果然展现出过人天赋。他改进了弩机射程,设计了轻便的藤甲,还发明了可折叠的攻城车。
与此同时,阿娇开始着手整顿岭南。
“赵佗虽降,但百越未附。”她看着舆图上的岭南大地,“若要长治久安,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移民实边。
“移民?”刘荣愕然,“姑姐是说,让中原百姓迁往岭南?”
“不错。”阿娇道,“从中原迁徙贫民、罪犯前往岭南,分给土地,免其赋税。同时,允许汉越通婚。”
这个提议遭到朝野上下一致反对。
“长公主!”周太傅痛心疾首,“岭南乃瘴疠之地,让百姓前往,与送死何异?”
就连张沐都劝谏:“殿下三思。移民实边,恐生民怨。”
阿娇却道:“诸位可知道,岭南一年三熟,土地肥沃?可知道,那里盛产珍珠、象牙、犀角?可知道,掌控岭南,就等于掌控了南海?”
她取出一本账册:“这是南越王宫的库藏记录。单是去年,番禺港的商税就达百万两。这样的宝地,岂能因瘴疠而弃?”
在阿娇的坚持下,移民政策强行推行。第一批三千移民在军队护送下前往岭南。
然而事情进展并不顺利。移民途中病死三成,到达后又因水土不服死去两成。消息传回,朝野哗然。
“姑姐...”刘荣看着弹劾的奏章,面露难色。
阿娇却毫不退缩:“传令太医院,选派太医随行。再传旨岭南,设立医馆,免费为移民诊治。”
她还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亲自前往岭南。
“不可!”所有人都反对。
“陛下尚且年幼,朝政...”
“朝政有诸公在,本宫放心。”阿娇道,“有些事,非亲眼所见不能明白。”
三日后,阿娇的车驾出了长安,向南而去。
这是她第一次踏上岭南的土地。越往南,风光越是奇异。参天的榕树,绵延的稻田,还有那些穿着奇装异服的越人,都让她深感震撼。
在苍梧,她见到了投降的赵佗。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南越王,如今只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长公主亲自前来,就不怕老臣暗下杀手?”赵佗问。
阿娇微笑:“你若敢动手,就不会投降了。”
她扶起老王爷:“本宫欲请你出任岭南安抚使,专司汉越和睦。你可愿意?”
赵佗愣住,老泪纵横:“老臣...领旨。”
在赵佗的帮助下,阿娇很快稳住了岭南局势。她允许越人自治,但要求他们学习汉话、汉礼。同时,她大力推广农耕技术,教越人种植水稻。
最让人意外的是,她发现了岭南的一个巨大优势——甘蔗。
“这是...”她看着田间茂盛的甘蔗,眼睛一亮。
随行的淳于瑶道:“此物可制饴糖,但工艺复杂...”
“不只要制糖。”阿娇道,“本宫要在这里建立糖业,让甘蔗成为岭南的支柱。”
她立即下令:设立糖官,专司甘蔗种植与制糖。产出的一半归种植者,一半归官府。
这个政策极大调动了越人的积极性。很快,岭南的制糖业蓬勃发展起来。
三个月后,当阿娇返回长安时,带回了第一批岭南白糖。朝臣们品尝后,赞不绝口。
“想不到瘴疠之地,竟有如此美味!”周太傅感叹。
阿娇趁机道:“所以本宫说,岭南不是蛮荒之地,而是未开发的宝地。”
此后,移民岭南的阻力小了许多。越来越多的中原百姓前往岭南,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也带回了丰厚的回报。
然而阿娇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这日,她与张沐站在未央宫高台上,望着南方。
“岭南虽定,但西南夷未附,夜郎国未平。”她轻声道,“这个帝国,还有太多地方需要经营。”
张沐看着她被夕阳勾勒的侧脸:“臣愿永远追随殿下,走遍天涯海角。”
阿娇转头看他,微微一笑:“那就说定了。”
晚风吹起她的衣袂,也吹动了帝国前进的风帆。
岭南的烟瘴已经散去,而更广阔的天涯,正在前方等待。
喜欢金屋辞:凤弈未央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金屋辞:凤弈未央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