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雨,来得匆忙。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乌云便从山脊后翻涌而来,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瓦片上、泥地里,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
远处的山峦瞬间被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雨雾之中,只能看见朦胧的轮廓。
教室里,谢观颐正在给孩子们朗读一篇课文,雨声和昏暗的光线让她不得不提高了音量。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明亮。
突然,一道刺眼的闪电撕裂天际,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仿佛就在屋顶炸开。
“啊!”几个胆小的孩子吓得惊叫起来,下意识地缩起了脖子。
教室里一阵小小的骚动。
谢观颐停下朗读,正想安抚大家,却注意到坐在角落的小禾脸色煞白,小小的身体正在微微发抖,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眼神里充满了极大的恐惧,远比别的孩子更甚。
“别怕,只是打雷而已。”谢观颐柔声对全班孩子说道,然后快步走到小禾身边,蹲下来,轻轻拍着她的背,“小禾?没事的,老师在这里。”
小禾却像是陷入了极大的惊恐之中,对谢观颐的安抚毫无反应,只是拼命地摇头,眼泪无声地往下掉。
旁边的孩子小声说:“谢老师,小禾最怕打雷了。她阿妈就是去年下大雨的时候,在后山……”
孩子的话没说完,但谢观颐瞬间明白了。
山洪、滑坡……这些对于大山里的居民来说,是真实而残酷的威胁。
一场暴雨,可能就意味着失去至亲。
她的心猛地一揪,将小禾轻轻揽进怀里,用身体挡住窗户的方向,隔绝那骇人的电闪雷鸣。
“不怕,不怕,教室很结实,很安全。老师陪着你,雷公公很快就走了。”
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一遍遍地重复着。或许是她的怀抱提供了些许安全感,小禾颤抖的幅度渐渐小了一些,但小手依然死死抓着谢观颐的衣角。
谢观颐就这样抱着她,直到雷声渐远,雨势渐小,最终变为淅淅沥沥的细雨。
放学后,其他孩子都三五结队地回家去了,小禾的情绪也平复了许多,但依旧沉默。谢观颐牵着她的小手,送她回家。雨后的山路泥泞难行,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
小禾的家在村子的最边缘,一座看起来比其他人家更显破旧的木屋。门口,一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腰的老妇人正倚门张望,脸上写满担忧。
看到小禾,她才松了口气。
“阿婆。”小禾小声叫道。
“哎,回来就好,吓坏了吧。”老妇人将小禾拉过去,仔细看了看,然后才对谢观颐露出感激的笑容,“谢谢老师送她回来。这孩子……唉,自打她娘没了,就怕打雷。”
“没关系,阿婆。小禾很勇敢。”谢观颐温声道。
老妇人邀请谢观颐进屋喝碗水。
屋里光线昏暗,陈设极其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唯一显眼的,是墙上贴着的几张泛黄的奖状,上面是小禾的名字。
通过和阿婆断断续续的交谈,谢观颐才知道,小禾的父亲早年外出打工,再无音讯,母亲去年因山洪去世,如今只剩下她与年迈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
那几张奖状,是小禾母亲生前最大的骄傲。
“娃儿命苦,但念书用功哩。”阿婆用粗糙的手抹了抹眼角,“我就盼着她能好好念出去,别像我们一样,一辈子困在这山坳坳里。”
谢观颐看着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拿出破旧课本准备写字的小禾,再看看眼前风烛残年的老人,胸腔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和震动。
她之前所体验的“生活”,带着一种抽离的、艺术采风般的视角。
她感动于孩子们的纯真,感叹于山村的宁静,并将这一切视为涤荡心灵的良药。
但此刻,小禾和她阿婆的现实,刺破了那层带有浪漫想象的滤镜,让谢观颐看到了这片宁静土地下掩藏的沉重与艰辛。
这不是田园牧歌,这是真实的人生,充满着无声的挣扎和顽强的求生。
她之前所纠结的那些情感困扰、名利场的浮沉、齐景崇的掌控……与眼前这祖孙俩面临的生存现实相比,忽然显得那么轻飘飘,甚至……有些可笑。
一种强烈的羞愧感涌上心头。
她凭什么觉得自己那些烦恼足以困扰身心?又凭什么将这里的“苦”当作自己疗愈的“药”?
那天晚上,谢观颐再次失眠了。
窗外雨早已停歇,月光透过云隙洒下来,照着她简陋的小屋。山风呼啸,却再也带不来之前的宁静感,反而像呜咽。
她脑子里反复出现小禾惊恐的眼神、阿婆佝偻的背影、那间家徒四壁的屋子和墙上珍贵的奖状。
她想起自己扮演的那个支教老师角色。
剧本里,角色也经历了从都市到山区的冲击,最终找到了奉献的意义和内心的平静。
可她现在觉得,自己之前的理解太肤浅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过情关:影后的顶级情债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过情关:影后的顶级情债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