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盲盒”环节结束后,录制暂时进入休息调整阶段。工作人员忙碌地检查设备、补妆,嘉宾们则各自在休息区稍作休整。
谢观颐刚在专属休息室的沙发上坐下,门就被轻轻敲响。朱莉打开门,外面站着宫宵。
“观颐,没打扰你吧?”宫宵手里拿着两瓶咖啡,递给她一瓶,笑容温和自然,“刚才闻人老师的演绎很精彩,他确实很懂你。”
谢观颐接过水道谢,语气平常:“他是一位很敏锐的演员。”
宫宵在她对面的扶手椅上坐下,姿态放松:“是啊,很难得。在这个圈子里,能遇到真正理解自己想法的人不容易。”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看你刚才有些动容,还好吗?”
“我很好。”谢观颐微微一笑,“只是没想到他会用那种方式演绎。”
“那种完全内化的、守护式的表演,确实需要很强的共情能力。”宫宵表示赞同,随即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说起来,齐景崇刚才的提问倒是很有攻击性,看来他对闻人老师的故事很感兴趣。”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谢观颐端起水杯抿了一口,没有接话。
宫宵似乎也并不需要她的回应,自顾自地继续说:“不过闻人老师应对得很好,四两拨千斤。年纪轻轻,有这样的定力和智慧,前途不可限量,比我当年强多了。”他语气赞赏,眼神却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探究。
这时,休息室的门再次被推开,闻人也走了进来。他看到宫宵,脚步微顿,随即神色如常地打招呼:“宫老师。”
“闻人老师。”宫宵站起身,笑容依旧,“正和观颐聊起你刚才精彩的演绎。你对‘微光’的理解,很独特,也很打动人。”
“谢谢宫老师认可。”闻人也语气平淡,走到谢观颐身边的空位坐下,很自然地将手里拿着的一个小保温杯放在她面前的茶几上,“泡的胖大海和杭菊,温度刚好,润润喉。”
那是一个很普通的保温杯,但出现在这里,出现在他手中,并自然地放在她面前,这个举动本身就显得格外亲昵。
宫宵的目光在那杯子上停留了一瞬,笑容不变:“闻人老师不仅会演戏还很会照顾人。”
“应该的,以前得了谢老师不少照拂。”闻人也抬眼看他,眼神平静无波。
两人对视着,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电流闪过。一个温润如玉,一个沉静如水,却都带着不容小觑的力量。
谢观颐看着这一幕,心里有些好笑,又有些莫名的暖意。她伸手拿起那个保温杯,拧开,里面是温热的茶水,淡淡的清甜香气弥漫开来。她喝了一小口,对闻人也笑了笑:“谢谢。”
这个细微的互动,落在宫宵眼里,他眼底闪过一丝了然,随即笑道:“你们先聊,我出去透透气。”他朝两人点点头,从容地离开了休息室。
门关上后,休息室里只剩下谢观颐和闻人也。
“宫老师带了咖啡来?”闻人也状似随意地问,碰了放在桌上的玻璃瓶。
“他过来随便打个招呼,夸你演绎得好。”谢观颐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杯,“这个……你什么时候准备的?”
“来之前让助理准备的。”闻人也看着她,“想着你也许会需要。”
他总是这样,细心周到,不会给她过分的压力,也会适时表达自己的小情绪。谢观颐心里那点因宫宵来访而产生的微妙感,瞬间被熨帖取代。
短暂的休息结束,录制继续。
第二个环节是“故事棱镜”。由一位嘉宾讲述自己故事的一个侧面或碎片,其他嘉宾可以就此提问或分享自己的相关感悟,从不同角度折射故事的多面性。
第一个分享的是宫宵。
他讲述了一个关于“面具”的碎片,初登国际舞台时,因为东方面孔和相对瘦削的身材,曾被某些同剧组的同行轻视,他如何摘掉“瘦削、保守、狡猾”的刻板印象,一步步用谦逊、实力赢得尊重。但又因为一些角色的需要,又再次为自己戴上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面具”。
“作为演员,我们或许都有很多假面,面具戴久了,甚至会忘记自己原本的样子。”宫宵的语气带着一丝感慨,“希望我们都能保护最柔软的内核,让我们有能力走到更远的地方。”
他的故事引发了共鸣,汤雪颖和满月都表示深有同感。齐景崇也难得地开口,从商业角度分析了“人设”在娱乐圈的必要性。
轮到闻人也时,他看向宫宵:“宫老师的分享很坦诚。我想问的是,当您终于站稳脚跟,有足够的力量后,是选择继续戴着那些已然习惯的面具,还是尝试一点点将它们卸下?”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甚至带着一丝挑战的意味。
宫宵微微挑眉,随即露出一个无可挑剔的微笑:“这是个好问题。我觉得,面具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种进化后的自我保护。完全卸下或许不现实,但可以选择在合适的人面前,展现更真实的一面。”他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谢观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过情关:影后的顶级情债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过情关:影后的顶级情债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