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古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与天边的星子交相辉映。
客栈庭院里,获胜的三人组正在享用丰盛的纳西特色晚宴,竹编的餐桌上摆满了汽锅鸡、纳西烤鱼和各种山珍菌菇,香气四溢。而另一组则只能在一旁的小桌上吃着简单的套餐,气氛对比鲜明。
这道纳西烤鱼味道真不错,外焦里嫩。宫宵优雅地品尝着,目光却若有所思地扫过对面桌的汤雪颖,不过,有些人怕是食不知味了。 他意有所指,语气带着一丝嘲讽。
满月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正好对上汤雪颖怨怼中带着不甘的目光。她俏皮地吐了吐舌头,压低声音对身旁的谢观颐说:观颐姐,你看她那表情,像是要把我们生吞活剥了似的。
谢观颐神色平静,慢条斯理地夹了一筷子清炒松茸:我们凭本事赢的,问心无愧。至于其他的,无关紧要。 她确实看到了那些舆论,宫宵和满月也私下表达了关心,但她深知,在这种时候,越是回应越是给对方热度,不如冷处理。她更在意的是任务本身和身边值得珍惜的人。
晚餐在一种微妙的气氛中结束,汤雪颖几乎没动几下筷子,便借口不舒服提前回了房间。齐景崇沉默地吃完,也起身离开。只有闻人也,慢条斯理地用完了餐,甚至还对过来收拾的客栈老板娘讨教了几样菜的做法。
当晚十点,就在汤雪颖那条委屈微博持续发酵,她的粉丝们四处“征战”的同时,舆论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
一个名为纳西文化研究学会的官方账号突然发布了一条长文:《关于东巴文正确使用及文化尊重的几点说明》。文中专业而严谨地解释了“妒”字在东巴文化中的渊源和负面含义,并委婉地指出:“东巴文是纳西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每一个字符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哲学思考。将其片面地、尤其是将具有明确负面含义的文字用于娱乐炒作,是对这种深厚文化的不尊重,也容易误导公众。”
紧接着,几个在文化界颇具影响力、一向以敢言着称的大V几乎同时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配以严肃的评论:
“支持学会发声!传统文化不是某些人博眼球的工具,需要被敬畏,而非被消费。”
“学艺先学德。希望某些艺人能端正态度,真正理解他们试图利用的‘文化’二字的分量。”
这波操作精准且有力,直接将事件拔高到了“文化尊重”的层面。
更让吃瓜群众意外的是,一个粉丝数千万、以拍摄真实旅行见闻着称的博主“行走的镜头”,突然发布了一段时长约一分钟的短视频。
视频画面清晰,角度像是路人随手拍,但内容却极具冲击力——正是今天下午在古城某个僻静角落,汤雪颖如何“不经意”地示意助理,然后一群显然是提前安排好的“粉丝”涌出,将她围住索要签名合影,导致原本狭窄的巷道瞬间拥堵。
更触目惊心的是,过程中汤雪颖让助理裁剪了一幅买来的东巴经文,随意裁剪后只取了其中几个她自认漂亮的字用来摆拍。
视频配文毫不客气:“在古城偶遇某综艺录制,本想记录美好,没想到看到了这样一幕……文化不仅被随意撕扯,公共秩序被扰乱,只为成就几张摆拍。寒心!这样的‘偶像’,真的能传递正能量吗?”
这三波操作几乎是同一时间、从不同维度发起的,配合默契,证据确凿,迅速而彻底地扭转了舆论风向。
原本还在心疼汤雪颖、指责同组队员“排挤”她的网友开始大规模反水:
“所以……耽误任务进度的是她自己?还倒打一耙?”
“天呐,不尊重当地文化,还扰乱公共秩序,这也太下头了吧!”
“那个‘妒’字解释得真妙啊,闻人也是不是早就看穿了一切?”
“突然觉得谢观颐实惨,老老实实做任务,还要被这种人的粉丝骂……”
“汤雪颖滚出节目组!向纳西文化道歉!”
客栈里,趁着其他人在庭院里纳凉闲聊,闻人也悄悄来到谢观颐房间所在的楼下。
他抬头,看见她正独自坐在二楼的小露台上,手臂搭着栏杆,望着远处在月光下泛着朦胧银光的雪山出神。
可以上来吗?他站在楼下,压低声音招招手问道,不想惊动其他人。
谢观颐闻声看向楼下,看到是他,随即唇角弯起一个清浅的弧度:当然。
闻人也轻手轻脚地走上露台,在她旁边的藤椅坐下。露台不大,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远不近,刚好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分寸。
在看雪山?他轻声问,打破了沉默。
谢观颐点点头,白天看起来雄伟壮观,晚上在月光下,又觉得格外宁静圣洁,能让人心静下来。
今天的事……闻也人开口,语气带着歉意,似乎觉得是因为自己组内的风波牵连了她。
谢观颐却打断了他,转头看他:网上那些,是你帮忙的吗? 她问得直接,但眼神里没有质疑,只有确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过情关:影后的顶级情债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过情关:影后的顶级情债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