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天刚蒙蒙亮,张彬在院子里打完一套八极拳,见傻柱屋门虚掩着,便走过去敲了敲。
“柱子,起来没?”
门吱呀一声打开,傻柱已经穿好那件洗得发白的旧衣裳,脸上带着忐忑:“彬哥,真要去啊?”
“说好的事,还能反悔不成。”张彬递过去两个热乎乎的窝头,“吃完就走,赶在厂领导上班前到。”
何雨水揉着眼睛从里屋出来,张彬摸摸她的头,又塞给她一个窝头:“雨水在家等着,哥带你哥去找工作。”
傻柱三口两口吃完窝头,手心在裤子上搓了搓:“彬哥,我这点手艺...真能行吗?”
张彬想起前世记忆里傻柱后来成为轧钢厂食堂大厨的经历,心中有数:“你爸在的时候,不是常教你炒菜吗?我记得你十三岁就能颠大勺了。”
这话勾起傻柱的回忆,脸上露出些许自信:“那倒是,我爸说我有天赋...”
两人出门时,四合院刚刚苏醒。阎埠贵在门口刷牙,看见张彬带着傻柱往外走,好奇地问:“这一大早的,去哪啊?”
“去轧钢厂办点事。”张彬简短回答,没有多说。
清晨的胡同里,赶早班的工人们骑着自行车叮铃铃地掠过。傻柱看着那些穿着工装、意气风发的工人,眼中流露出羡慕。
“彬哥,你说厂里能要我吗?”走到轧钢厂大门口时,傻柱又犹豫起来。
张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着门口光荣榜上的一张照片:“看那是谁?”
傻柱凑近一看,愣住了。光荣榜上贴着何大清戴着大红花的照片,下面写着“食堂先进工作者”。
“你爸在这厂里干了十几年,人人都说他实在勤快。你是他儿子,厂里不会不管。”张彬拍拍他的肩膀,“挺直腰板,你是来顶岗的,不是来讨饭的。”
保卫科的人听说是何大清的儿子来找领导,态度和善了许多:“何师傅是个好人啊...可惜了。你们去劳资科问问,王科长应该知道这个事。”
劳资科在厂部二楼,两人找到科长办公室时,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干部正在看文件。
“王科长,我是何大清的儿子何雨柱。”傻柱按照张彬路上教的话,尽量镇定地说,“想来问问顶岗的事。”
王科长推推眼镜,打量傻柱一番:“小何啊,你爹的事厂里都清楚。不过顶岗有规定,得年满十六,你有十七了吧?”
“过了年就十八了。”傻柱赶紧说。
“年纪是够了...”王科长翻开一个本子,“可你会什么手艺?厂里不养闲人。”
傻柱紧张地搓手:“我会做饭,我爸从小教的...”
王科长不置可否,转头看向张彬:“这位是?”
“我是他邻居,陪他来问问。”张彬不卑不亢地说。
这时门口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老王,听说何大清儿子来了?”
一个系着白围裙、身材微胖的老师傅走进来,围着傻柱转了一圈:“像,真像何师傅。小子,会炒菜吗?”
傻柱认出这是食堂班长赵大山,小时候常去食堂找他爹时见过,顿时有了底气:“赵叔,我会!”
赵大山对王科长说:“老何走之前跟我提过,想让柱子接班。食堂正好缺人手,让孩子试试吧。”
王科长沉吟片刻:“按规定得先当学徒,一年后考核合格才能转正。”
“用不了一年!”赵大山一拍大腿,“老何的手艺我清楚,他儿子差不了。这样,现在就去食堂,炒两个菜我看看。”
食堂后厨,早班的师傅们正在准备午饭。赵大山指着灶台:“土豆白菜都有,你看着做。要是行,今天就算你上班。”
傻柱深吸一口气,系上他爹留下的旧围裙。洗菜、切菜、点火、热油,动作一气呵成。张彬站在一旁,发现傻柱一拿起锅铲,整个人气质都变了,眼神专注,手腕灵活。
一道醋溜白菜,一道清炒土豆丝。简单的食材在傻柱手中焕发出诱人的香气。
赵大山尝了一口,眼睛一亮:“行啊小子,有你爹七成功力了!”他对围观的食堂职工说,“都尝尝,这是何师傅的儿子!”
众人尝过纷纷称赞。王科长也点头:“既然老赵说行,那就按特殊人才处理。学徒期三个月,表现好提前转正。工资先按学徒工发,一个月十八块五。”
傻柱激动得手直抖,张彬暗中按了按他的后背,他才稳住声音:“谢谢王科长,谢谢赵叔!”
手续办得很快。当傻柱领到深蓝色的工装和食堂出入证时,眼圈红了:“彬哥,我有工作了...”
回四合院的路上,傻柱抱着那身工装,像抱着宝贝。路过合作社时,他掏出身上仅有的几毛钱买了半斤水果糖:“给雨水带回去。”
张彬看着他兴奋的样子,提醒道:“进了厂要踏实干活,别给你爹丢人。赵班长给你行了方便,你得用行动报答。”
“我明白!”傻柱重重点头,“我一定好好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