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推开四合院斑驳的木门时,肩上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旅行包。为期七天的国防科委野外调研刚刚结束,他脸上还带着西北风沙的痕迹。
“彬子回来了?”母亲从厨房探出身,擦擦手上的水渍,“灶上热着粥,快喝一碗暖暖。”
他把旅行包放在院里的石凳上,里面装着调研资料和沿途收集的矿石样本。这次出差让他对国家的资源分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他意识到“南天门计划”在材料选择上的局限。
“出差顺利吗?”父亲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当天的报纸。
“很顺利。”张彬接过母亲递来的热粥,“见到不少新技术。”
他简单描述了调研见闻,略去了涉及保密的内容。父母听得认真,他们为儿子能参与国家项目感到自豪。
喝完粥,张彬开始整理行李。这时,后院独居的杨师傅拄着拐杖踱进前院。老人今天穿了件干净的灰布长衫,银发梳得整整齐齐。
“小彬子出差回来了?”杨师傅在石凳旁停下,“我这老胳膊老腿最近不太利索,你年轻力气大,帮我捏捏肩膀?”
张彬心中微动,面上含笑应下。他走到老人身后,手掌刚要触及对方肩头,杨师傅突然身形一矮,右手如游蛇般探出,扣向他的手腕。
这一下看似随意,实则暗含擒拿手法。张彬手腕微转,指尖在老人虎口轻轻一点,巧妙卸去力道。两人动作极快,在外人看来只是寻常的身体接触。
“手法不错。”杨师傅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在部队学过擒拿?”
“练过几手粗浅功夫。”张彬收手站立。
老人活动了下肩膀,满意点头:“年纪大了,筋骨不比你们年轻人。我看你气息绵长,是练过内家功夫?”
张彬心中警醒,知道刚才卸力时露了痕迹。他谨慎回答:“跟着部队的老班长学过些养生法子。”
“养生好啊。”杨师傅拄着拐杖慢慢踱步,“我们这些老家伙,就靠养生功夫延年益寿。改天有空,我教你几手舒筋活络的法子。”
“那先谢谢杨师傅了。”
老人摆摆手,踱回后院。张彬注视着他的背影,确信这位看似普通的退休老匠人绝不简单。刚才那一下试探,手法老辣,劲力含而不发,分明是内家高手的风范。
接下来的日子,北京城迎来1953年的元旦。学校开始放寒假,张彬有时间梳理这学期的收获。
元旦这天清晨,他特意早起面对东方朝阳。
【叮!元旦特别签到开启,是否签到?】
“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特种陶瓷制备技术x1。】
一股关于高温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的制备工艺知识涌入脑海。这些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正是航空发动机需要的。他在加密笔记本的“南天门计划”材料学分支下,郑重添上“特种陶瓷”条目。
寒假让四合院热闹起来。许大茂每天背着书包去上电影夜校,傻柱在食堂的工作越发熟练,连阎解放的数学成绩也有进步。张彬偶尔辅导院里孩子们功课,运用【基础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因材施教。
这天下午,杨师傅果然来找他。
“今天教你个简单的。”老人在院里摆开架势,“这叫‘浑元桩’,最是修身养气。”
张彬跟着站桩,发现这姿势看似简单,实则暗合人体力学。老人纠正他的动作时,手指在他几处穴位轻轻按压,顿时让他气血畅通。
“每天站一刻钟,强身健体。”杨师傅眯着眼睛,“你们读书人整天伏案,最需要这个。”
张彬认真记下要领。他察觉到老人传授的确实是养生功夫,但其中蕴含的发力技巧颇为精妙。
寒假里,他重新整理了“南天门计划”的笔记。结合调研所见和最新获得的知识,计划框架更加清晰。在材料科学分支,他增加了“耐高温合金”“特种陶瓷”“复合材料”三个方向;在动力系统分支,补充了“涡轮叶片冷却技术”的设想。
同时,他继续通过姐夫李建国间接输出一些技术建议。这次是关于机床导轨的改进方案,能提高加工精度。姐夫所在的机械厂试用后效果显着,但这次他要求姐夫绝对保密。
除夕前夜,陈雪来信说医疗队已回到东北,正在整修。信中还提到他之前提出的无菌操作规范已在多个野战医院推广,挽救了很多伤员的生命。
读着信,张彬仿佛又看到战地医院里那些年轻而坚毅的面容。他提笔回信,除了分享近况,还写下了对医学发展的一些新思考。
除夕这天,四合院格外热闹。傻柱从食堂带回一条大鲤鱼,许家送来年糕,阎埠贵写了春联。张彬帮着贴春联时,杨师傅在一旁指点位置。
“左高一点...好了,这样才正。”
夜幕降临,各家团圆饭的香味飘满院子。张家和乐融融地围坐一桌,父亲破例喝了杯酒。
“过了年,你有什么打算?”父亲问。
“继续学业,跟着教授做项目。”张彬给父母夹菜,“国家建设需要知识。”
窗外响起零星的鞭炮声。在这个万家团圆的夜晚,张彬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想起肩上的责任。他握紧筷子,目光坚定。
寒假还有半个月,他计划好好利用这段时间,为接下来的挑战做准备。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