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怀孕的消息,如同和煦的春风,悄然吹散了连日笼罩在张彬心头的技术阴霾。那份初为人父的喜悦与沉甸甸的责任感,奇异地调和了因算力瓶颈和材料困境而产生的焦灼,让他心境变得更加沉稳开阔。他更加审慎地分配时间,确保在推进各项紧急事务的同时,能有更多片刻陪伴在陈雪身边。
随着孕期推进,一次更精密的产前检查在协和医院进行。当医生通过更先进的超声设备(这设备本身也部分得益于第七研究所在精密探测技术上的间接突破)仔细观察后,脸上露出了更加惊喜的笑容。
“张工,陈雪同志,恭喜你们!不是一个,是两个!双胞胎!目前看,两个胎儿的发育情况都非常良好!”
这个消息让等候在外的张彬和陈雪都愣住了,随即,巨大的幸福感如同温暖的潮水,将两人彻底淹没。陈雪紧紧抓住张彬的手臂,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泪光。张彬深吸一口气,将妻子轻轻拥入怀中,感受着这份双倍的、沉甸甸的上天恩赐。
双胞胎的消息不胫而走,在第七研究所最核心的小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钱所长亲自来到张彬的办公室,一向严肃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他拍拍张彬的肩膀:“好小子,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工作要做,家庭也要照顾好,有什么需要,所里全力支持。”其他几位知情的领导也纷纷私下表达祝贺,严肃的科研堡垒里,因此增添了几分温馨的人情味。甚至连远在边疆轮训的王根生,也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得知了消息,一封字迹刚劲、措辞简练却情意真挚的祝贺信,跨越千山万水,送到了张彬手中。
狂喜之余,张彬看着陈雪日渐隆起的腹部,心中那份保护欲与关切也与日俱增。这个时代的医疗监测条件有限,无法像后世那样方便地了解胎儿实时状况,这让他隐隐有些不安。他想做点什么,让陈雪能更直接地感受到腹中两个小生命的活力,也能让他自己多一份安心。
于是,在某个周末的午后,他再次钻进了家里的那间小工作室。他找出一台经过改装的、灵敏度更高的示波器,一些之前研制“烛龙之眼”传感器时剩余的高分子压电薄膜和微型信号放大器元件。他调动脑海中【生物传感器原理】和【电子管计算机原理】的知识,结合对生命体征微电信号的独特理解,开始动手制作。
他的手指稳定而灵活,焊接、布线、调试。他将压电薄膜封装在一个特制的小巧探头里,连接到放大电路,最终输出端接在示波器上,并并联了一个小型的扬声器。经过数次调整参数和滤波,一套在这个时代堪称奇迹的、简易的胎心监测仪雏形,在他手中诞生了。
当晚,他小心地将探头轻轻贴在陈雪腹部的合适位置,打开电源。示波器的屏幕上,起初是杂乱的基线波动,但随着他细微调整,两个微弱却规律、频率略有差异的搏动信号,如同跳跃的音符,清晰地显现出来!同时,扬声器里传出了“咚、咚、咚……”急促而有力,如同遥远战鼓般的心跳声,那是两个生命最原始、最蓬勃的律动。
陈雪惊喜地捂住嘴,眼中瞬间溢满了泪水,她专注地听着那奇妙的声音,感受着腹中前所未有的、切实的联动。这一刻,技术的冰冷外壳被生命的热度融化,成为了连接父母与未出世孩子最温暖的桥梁。
“听到了吗?这是我们的孩子……”陈雪的声音带着哽咽的喜悦。
“听到了,两个都很强壮。”张彬握住她的手,目光凝视着屏幕上那两道象征生命的波形,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与力量。
待陈雪带着满足与安心睡去后,张彬回到书房。他翻开那本记录着国家空天蓝图与家庭未来的加密笔记本。在之前写下的“后代教育与环境安全”之后,他提起笔,蘸饱了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笔触,写下:
“为孩子们的未来,创造一个拥有无限星空与坚实大地的世界。”
这不再仅仅是一个保障安全的承诺,更是一个关于未来的宏大愿景。他要开拓的,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星空边疆,更是一个能让后代自由驰骋、安全成长的广阔天地。这份源于小家的爱,与他所肩负的、关乎国家乃至文明未来的宏大使命,彻底交融,再也无法分割。
他重新拿起王根生的那封祝贺信,又仔细读了一遍。除了真挚的祝福,信的末尾,王根生用他们之间约定的、极其隐晦的措辞提及:
“……近日边境例行侦测,老对手的‘风筝’似乎又出现了新的型号,飘得更高,也更难捕捉。另外,在西北方向,我们布设的‘耳朵’,再次收到了那种类似上次的、微弱的‘风声’,信号特征相似,来源似乎更深,持续监测中。一切安好,勿念。”
“风声”,是他们之前约定的、代指那种不明高速侦察飞行器信号的暗语。再次出现,而且信号特征相似,意味着那不是偶然,对方的窥探与技术迭代在持续。而“来源似乎更深”这几个字,让张彬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这与他之前发现的“星海拾遗”那深远方向的信号,是否存在某种未知的关联?
家庭的喜悦与边疆的警示,星空的梦想与现实的威胁,在这一刻,同时涌上心头。他知道,前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为了所爱的一切,他必须,也必将走得更快,更远。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