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里那抹异乎寻常的绿色,在农业专家小组抵达后,并未因严格的审视而褪色,反而在持续的观察与初步检测中,展现出更多令人惊异的特性。生长速度远超记录在案的任何稻种,在贫瘠土壤上的适应性堪称奇迹,初步的成分分析也未发现有毒有害物质。然而,那独特的植株形态,如同一个无声的问号,悬挂在每一位参与调查的专家心头。
张彬没有试图去“解释”这种形态差异——在既定的“辐射与化学诱变意外”背景下,任何超出预期的变异本身就可以被归因于偶然。他将注意力转向了更具建设性的方向。基于竹米稻表现出的耐贫瘠、短周期特性,以及配套营养合剂对其生长的显着促进作用,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
他闭门数日,伏案疾书,并非撰写深奥的技术论文,而是起草一份提交给最高层的、措辞严谨却充满紧迫感的特别报告。报告详细罗列了竹米稻已观察到的各项数据,重点强调了其“不与主粮争地”的核心优势——能够利用目前农业价值极低的山坡地、轻度盐碱地等非传统耕地进行种植。
“当前粮食供应面临压力,保障主粮生产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他在报告中写道,“然,开辟增量亦为关键。此特殊稻种,配合特定营养合剂,可在非耕地上快速形成有效粮食补充,周期短,见效快,或可成为应对当前困难局面的一支奇兵。”
他明确建议,在不占用现有良田的前提下,选取特定区域的非耕地,进行严格控制下的扩大化试种,建立一套以竹米稻为核心的应急补充农业体系雏形。报告的最后,他附上了详细的种植技术要点、营养合剂的使用规范以及风险管控预案。
这份报告没有经过常规的层层递交,而是通过钱思明,直接呈送到了能决定此事命运的几位领导人案头。一场关乎无数人饭碗的讨论,在不为外界所知的会议室里展开。
“张彬同志的报告,数据很扎实,想法也很有魄力。”一位主要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率先开口,手指点着报告上关于生长周期的数据,“如果真能在盐碱地上种出粮食,而且这么快,意义重大。”
“但是,老李,”另一位分管农业的领导眉头紧锁,“现在各地的重心,必须放在保住小麦、水稻等主粮上。人力、肥料、水利资源都绷得很紧。在这个时候,分散力量去搞一个听起来像‘副业’的新稻种,万一效果不理想,或者出了什么岔子,影响了主粮生产,这个责任谁来负?我们不能拿粮食安全冒险。”
会议室里弥漫着烟草的气息,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资源的分配与风险的权衡上。支持者看到了开辟新源、缓解压力的可能性;反对者则担忧分散本就紧张的农业资源,以及未经长期验证作物可能存在的未知风险。
“张彬同志过去的成绩,证明了他的判断力和责任心。”钱思明在关键时刻发言,声音不高却分量十足,“他提出的方案,核心在于‘不争地’,利用的是边角资源。营养合剂可以由工业体系配套,不挤占现有农用物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次特殊时期的技术验证,规模严格控制,即便不成功,损失可控。但若成功,其收益将远超投入。”
领导人仔细聆听着双方的陈述,目光再次扫过报告中关于“短周期”、“耐贫瘠”的字眼,又想到各地报送上来的库存数据和气象预报。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有时需要一些打破常规的勇气。
“争论的核心,是保守求稳,还是进取破局。”领导人最终开口,“粮食安全是底线,不能动摇。但解决粮食问题,也不能只有一条路。张彬同志的建议,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一个利用技术挖掘边际土地潜力的思路。”
他做出决断:“原则同意,按照报告中的预案,在选定区域的非耕地上,进行有限范围的扩大种植试验。规模、区域必须严格审批,由农业部门和安全部门共同监督。工业部门配合营养合剂的生产。此事,由钱思明同志牵头协调,张彬同志负责技术指导。”
【每日签到已开启。是否签到?】
就在决议形成,命令开始下达的同时,张彬在办公室里收到了系统的提示。
“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低成本土壤快速改良剂配方(针对盐碱与贫瘠土壤)。物品已存入无限空间。】
土壤改良剂!张彬精神一振。这简直是雪中送炭,与竹米稻和营养合剂形成了完美的互补。系统似乎总是在他推动某个关键环节时,提供最恰到好处的支持。
消息传来,他的建议被部分采纳,扩大种植计划获得批准。这无疑是一场胜利,证明了技术在应对危机中的价值,也体现了高层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决断。
然而,张彬脸上并未露出太多喜悦。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批准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协调、种植、管理、收获、分配,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分散在各地的试验田,如何确保技术标准统一?营养合剂和刚刚获得的土壤改良剂如何高效配发?收获的“竹米”如何纳入粮食分配体系?它们的口感、加工特性如何?民众能否接受?
问题接踵而至。
他意识到,仅仅推出一种新作物和几种辅助制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竹米稻、营养合剂以及新获得的土壤改良剂的高效应急农业体系方案。这套方案需要涵盖从土地选择、种植规范、物资调配、人员培训到收获储存、加工分配的整个链条。
这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亚于设计一架空天战机。只是这个工程的战场,在无声的田野之间,其成败,却关乎着更多人的温饱。
他回到书桌前,摊开了新的稿纸。无声的战场,已经开辟,他必须为前线准备好更周全的作战地图。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