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将那份包含三角定位初步结果和“51区”地理情报关联性的分析报告,以绝密形式呈交给钱思明。报告用词极其克制,只陈述数据事实和地理位置重合的客观情况,避免任何主观臆测。但其中蕴含的信息,足以让任何看到它的人心头沉重。
钱思明看完报告,沉默了近一分钟。他抬起眼,目光锐利地看向张彬,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任何不确定的痕迹,但张彬的表情平静无波。
“你有多大把握?”钱思明的声音低沉。
“定位数据经过三次独立验算,误差范围已在报告中标明。至于地理位置关联,是基于现有公开及非公开地理情报的交叉比对,存在高度空间相关性。但关联性不等于因果性。”张彬回答得滴水不漏,完全立足于技术层面。
钱思明合上报告,手指在封面上敲了敲。“这件事,已经不是我们研究所层面能独立处理的了。你准备一下,向更高层级汇报。”
汇报在一个保密级别更高的会议室进行。除了钱思明和张彬,与会者还有安全部门的一位负责人(代号“老陈”),以及两位来自更高决策支持机构的、面容肃穆的中年人。会议室窗帘紧闭,只有投影仪的光束在空气中投下摇曳的尘埃。
张彬站在投影幕前,用清晰冷静的语调,复述了从“凌霄殿”磁力仪首次发现异常信号,到启动“溯源”行动进行多平台三角定位,再到最终将信号源大致锁定于北美内陆,并与“51区”区域重合的整个过程。他没有渲染气氛,只是将数据、图表、计算过程和结论一一呈现。
困境摆在所有人面前: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个发现?那微弱而规律的信号,究竟是某种人类尚未认知的、发生在那片特定区域的特殊自然现象(比如独特的地质结构结合特定的大气电磁条件产生的共振)?还是……更令人担忧的,对方在进行某种高度机密、甚至可能超越当前公认科技水平的实验,其产生的能量或场效应,微弱地泄漏到了近地空间?
冲突在于情报的模糊性与其潜在的战略重要性之间。信号太弱,定位精度太差,他们无法得知“51区”内部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一个来自对手核心机密区域、非自然的、周期性空间扰动信号,其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情报。它像迷雾中远处的一星灯火,虽然看不清具体形状,却明确指示了某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方向。
“也就是说,”安全部门的老陈缓缓开口,声音带着长期烟草浸润的沙哑,“我们花费巨大代价送上天的‘凌霄殿’,在完成既定科学任务的同时,意外地捕捉到了来自大洋彼岸那个神秘基地的……一丝马脚?”
“可以这么理解。”张彬点头,“虽然我们目前无法解读这信号的具体含义,但它证明了那片区域存在某种能产生特定空间磁场扰动的持续活动。这种活动的性质,未知。”
收获在紧张的讨论和风险评估后得以明确。与会高层一致认为,此事关乎国家安全与战略态势,必须提升到最高应对级别。
“此事列为‘灯塔’绝密。”一位决策支持机构的中年人最终拍板,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代号‘灯塔’行动启动。成立专项小组,钱思明同志任技术总负责,张彬同志任首席技术顾问。安全部门协调内部资源,给予最高权限支持。任务目标:持续监控‘灯塔’信号,尽可能收集关联情报,分析其技术内涵及潜在威胁,并评估其对我国航天活动及国家安全的影响。”
“灯塔”这个代号,寓意明确——它既是黑暗中指引方向的标记,也可能是一个需要警惕的、暴露己方存在的风险源。
会议结束,众人离去,会议室只剩下张彬和钱思明。钱思明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与凝重。
“张彬啊,”他少有地用了这种略带感慨的称呼,“我们只是想建设自己的空间站,探索太空。可这路上的风浪,比想象中更急,水下的暗礁,也比预想中更多。”
张彬理解钱思明的感受。纯粹的科学家渴望的是探索未知的净土,但现实总将科技与国力、竞争与秘密捆绑在一起。
“技术本身没有立场,但使用技术的人有。”张彬平静地说,“提前发现暗流,总比船到江心才触礁要好。”
回到自己的临时办公室,张彬关上门,隔绝了外界。他需要消化今天的一切。“灯塔”行动的启动,意味着他未来的一部分精力,将要投入到这个充满未知的对抗性探索中。
他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意识沉入脑海深处。那里,不仅有来自签到系统的各种未来科技知识,还有那庞大得令人敬畏的【行星防御系统】知识碎片。这套知识体系包罗万象,远超他当前能完全理解和应用的范畴。
他尝试着调动其中关于“广域信号监测与非合作目标特征识别”的相关知识碎片。这些知识如同被封存在冰层下的庞然巨物,他只能勉强触及一些相对浅显的边缘。
他将“灯塔”信号的已知特征——那非自然的周期性、特定的频率、极其微弱的强度——作为输入参数,在意识中与那些来自未来的信号监测模型进行粗略比对。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高频脉冲能量场探测技术理论框架(残卷)。物品知识已存入意识流。】
签到系统再次给予回应,这次是与能量场探测相关的理论,似乎正与当前的困境隐隐呼应。
比对的过程艰难而模糊,就像试图用一团迷雾去撞击另一团更庞大的迷雾。【行星防御系统】的知识层级太高,很多概念他无法完全理解。但一些零散的、关于“非自然空间信号分类”的片段信息,似乎与“灯塔”信号的特征存在某种……难以言喻的相似性?那并非明确的匹配,更像是一种存在于更高维度的、某种技术路径可能产生的共同副产品的感觉。
钩子在此刻悄然垂下。张彬无法得出确定结论,但他脑海中那来自未来的知识碎片,似乎在隐约暗示,“灯塔”信号所代表的背后技术,其性质可能非同寻常,甚至可能与某些超越当前时代认知的领域相关。
这不再是简单的技术竞争,它开始触及更深层的未知。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