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界面刚加载完毕,外方代表的头像在屏幕上整齐排列。林晚指尖轻点回车,将“萌新体验动线”文档同步至共享窗口,光标停在【净手礼】条目前一秒,对方主谈人便推了推眼镜。
“我们理解文化仪式的重要性,但三分钟静默对海外儿童来说太难集中注意力。”他语气温和,“建议用一段动画短片替代实际操作,既能传递意义,又提升流畅度。”
苏然迅速调出后台数据面板,无声地将一份图表滑到林晚面前:测试组中,完整参与礼仪流程的孩子,后续互动率高出47%。她扫了一眼,没说话,只把晨曦标注的术语表置顶。
“您说的‘流畅’,是指节奏,还是指孩子真的记住了什么?”林晚反问,“如果只是走个过场,那不如直接发电子纪念章。”
对方愣了一下。“当然希望他们理解,但我们也要考虑现场管理成本。”
“我女儿五岁,昨天问我,为什么洗手要洗二十秒。”林晚打开一段视频,“我说,等于唱两遍生日快乐歌。她立刻跑去 bathroom,一边唱一边搓泡泡——现在她记得比我还牢。”
会议室安静半秒,有人笑出声。
“所以问题不是环节太长,是‘意义’藏得太深。”她切换画面,星瑶稚嫩的声音响起:“完成净手礼,获得‘清净之心’buff!”紧接着,AR界面弹出光效粒子,环绕角色生成半透明护盾。
“我们加反馈。”林晚继续,“触发动画提示,音效强化,成就弹窗跳出来——这不是删减内容,而是把文化行为变成可感知的成长路径。”
外方团队交头接耳。法务代表皱眉:“增加AR交互,技术实现周期至少延长两周。”
“系统模板已预载。”林晚调出提瓦特扮演系统的接口界面,“角色加载、元素共鸣特效、成就触发逻辑全模块化。你们只需要确认视觉风格适配本地审美。”
苏然接过话:“我们提供双语语音包,包含童声解说与游戏化引导词。比如‘静默三秒’会提示‘正在积蓄风元素能量’,孩子闭眼时,耳机里有微风音效渐强。”
“这倒是个新思路……”一位女代表点头,“但我们担心家长觉得像在玩游戏,削弱庄重感。”
“钟离老爷子要是听见‘庄重’这个词,大概会掏出契约卷轴说‘此乃文明之基石’。”林晚语气一转,“可他知道,璃月港的香火能传千年,靠的不是刻板规矩,是人心愿意接住这份重量。”
她顿了顿:“我们不叫它‘仪式’,叫‘角色任务’。穿上服饰,不是表演,是成为那一刻的传承者。孩子们不是被动接受,是在闯关中主动选择尊重。”
屏幕另一端沉默数秒。
“那‘奉茶’环节呢?”技术负责人提问,“真实茶具存在打翻风险,且准备时间较长。”
“换成塑料杯?”林晚挑眉,“那派蒙第一个不同意——它可是为布丁能拼命的人。”
苏然补充:“我们可以设计防溢底座,搭配压力感应托盘。一旦倾斜超过15度,桌面投影就会浮现摇晃的警告符,伴随‘哎呀!小心手哦~’的语音提醒。”
“奖励机制也得跟上。”林晚打开成就系统预览图,“成功完成奉茶,解锁‘温婉如玉’称号,合影区自动叠加水墨边框。如果中途失误,触发‘修复羁绊’支线任务,道歉并重新准备一次,仍可获得限定虚拟甜品。”
“虚拟甜品?”对方笑问。
“神里绫华特制冰雾花布丁。”林晚一本正经,“限量发放,仅限当日现场兑换二维码。”
会议室爆发出一阵笑声。
“等等。”最初提出删减的代表抬手,“我还是认为,核心流程应该简化。用户体验优先级高于文化完整性。”
林晚目光沉了下去。
“用户体验?”她缓缓开口,“您知道我们测试时最打动人的数据是什么吗?一个七岁男孩,在完成静默三秒后睁开眼,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刚才好像整个世界都停下来听我说话了。’”
她直视镜头:“这不是体验设计,是心灵被真正看见的瞬间。如果我们为了‘顺畅’砍掉这些停顿,那我们传播的就不再是文化,只是一个快进按钮。”
空气凝滞。
苏然低声传来一句:“合同草案第4条,文化署名部分还没确认。”
林晚点头,不动声色将三人名字再次标红。
“我们愿意配合优化动线节奏。”对方缓和语气,“但必须保留最终剪辑权。”
“不行。”林晚斩钉截铁,“剪辑可以协商,但核心节点由我们把控。这不是信任问题,是创作主权。”
“那合作基础何在?”对方略显不悦。
“在共同目标。”她调出另一份文件,“这是‘跨文化内容评估量表’,由五岁孩子主导评分。每一项改动,都先经过她们试玩、提问、反馈。比如你们提议的‘视频替代净手’,星瑶直接说:‘那我不就是看别人修行吗?我要自己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漫展签到:我成了丝柯克本尊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漫展签到:我成了丝柯克本尊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