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一批琉璃瓶**
“成了!开炉!”施夷光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穿透了窑厂内持续数日的沉闷与焦灼。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座巨大的窑炉上。王猛和赵铁柱,这两位被高温和紧张烤得黝黑发亮的汉子,在施夷光的指挥下,用特制的长钩,小心翼翼地打开炉膛侧面的观察口。
一股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但更吸引人的,是炉膛深处,那在残留火光映照下,闪烁着奇异光芒的液体——
它们如同融化的星辰,在特制的耐火坩埚中缓缓流淌,呈现出一种从未见过的、介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清澈而粘稠的质感!没有石头燃烧后的浑浊与渣滓,只有纯净的、仿佛凝固了光线的液体!
“琉璃水!真的是琉璃水!”王猛声音嘶哑,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指着那流淌的光河,“主子!成了!真的烧出来了!”
窑厂内瞬间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原料组的李老头激动得老泪纵横,他研磨的石头粉,真的化成了这神奇的液体!成型组的匠人们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降温!稳定在成型温度!”施夷光强压下心头的狂跳,声音依旧保持冷静,“成型组准备!吹管预热!模具预热!退火组,退火窑升温至设定值,准备接货!”
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施夷光深吸一口气,拿起一根预热好的长长吹管,动作沉稳地探入观察口,精准地蘸取了一团橘红色的、如同熔融太阳般的琉璃水。
她迅速抽出吹管,炽热的光芒映亮了她沾着煤灰却神采奕奕的脸庞。
“看好了!”她清喝一声,将吹管一端含入口中,均匀而有力地吹气。同时,双手灵巧而稳定地旋转着吹管。
那团炽热粘稠的琉璃水,如同被赋予了生命般,在吹气和旋转的合力下,开始膨胀、延展、变形!
窑厂内鸦雀无声,只有鼓风炉的低鸣和施夷光吹气时细微的“呼呼”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团在施夷光手中变幻的光。
只见那橘红的光团渐渐变薄、变大,一个浑圆的瓶腹雏形缓缓显现。
施夷光动作不停,时而将吹管浸入旁边的水槽中迅速冷却瓶底定型,时而用特制的湿木块或耐火钳子轻轻按压、塑形瓶颈和瓶口。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与力量,仿佛不是在吹制器物,而是在演奏一曲火焰与光明的乐章。
不过半盏茶功夫,一个线条流畅、晶莹剔透的圆肚琉璃瓶便在她手中诞生!
虽然还带着高温的橘红色,但那完美的弧度和薄如蛋壳的瓶壁,已经让所有工匠看得目眩神迷!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啊!”一位成型组的老匠人喃喃自语,激动得浑身发抖。
“该你们了!”施夷光将成型的瓶子迅速用耐火钳子夹断吹管接口,放入预热好的退火窑专用托盘,交给早已严阵以待的退火组成员,“小心!送入退火窑!按图谱降温!”
“是!”孙婆婆带着人,如同捧着稀世珍宝,小心翼翼地将那还散发着惊人热度的瓶子送入退火窑。
有了施夷光的成功示范,成型组的匠人们信心大增。在施夷光的指导和监督下,他们轮番上阵,开始尝试吹制、压铸、模制。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人吹气不均,瓶子歪了;有人动作慢了,熔液冷却过快凝固;有人压模时力道不均,器物变形……但施夷光耐心指导,及时纠正。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一声懊恼的叹息;每一次成功,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碟子或镇纸,都引来一阵由衷的赞叹和欢呼。
两天后,退火窑的大门缓缓开启。窑内温度已降至常温。
当孙婆婆捧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第一批完全冷却的琉璃成品走出来时,整个窑厂再次陷入了寂静。
托盘上,静静地躺着: 施夷光吹制的那个圆肚瓶,已褪去火气,呈现出清透无瑕的淡青色,宛如一泓凝固的秋水!瓶壁薄而均匀,光线穿过,折射出迷离的光晕。
一个压铸成型的浅碟,边缘圆润,底部平整,像一小片冰晶。
一个模制的小碗,线条古朴。
还有几块用辊子摊平的琉璃板,虽然不够平整,但也晶莹剔透。
“天……天爷啊!”李老头颤巍巍地伸出手,想碰又不敢碰那瓶子,“这……这比最上等的玉璧还要透亮!这真是咱们用石头烧出来的?”
“像……像冻住的溪水!”小参不知何时挤到了前面,乌溜溜的眼睛瞪得溜圆,小手指着瓶子,“女人!这个瓶瓶会发光!”
施夷光拿起那个淡青色的圆肚瓶,爱不释手。她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切割打磨成细小花朵形状的天然云母薄片,用特制的透明胶液,由树脂和蜂蜡调制,小心地点缀在瓶身肩颈处。
阳光透过窗棂照射下来,晶莹的瓶身和亮闪闪的云母贴片交相辉映,流光溢彩,美得令人窒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春秋香料日志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春秋香料日志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